[发明专利]河豚毒素在制备治疗新型毒品不良症状及复吸的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59692.7 | 申请日: | 2017-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9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新皓特(北京)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刘延东 |
| 主分类号: | A61K31/529 | 分类号: | A61K31/529;A61P25/36;A61P25/30;A61P25/20;A61P25/22 |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19 | 代理人: | 周敏 |
| 地址: | 102615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河豚毒素 制备 治疗 新型 毒品 不良 症状 药物 组合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豚毒素及含河豚毒素的产品具有预防和治疗吸食新型毒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症状的新用途,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河豚毒素在制备戒毒药物中的应用、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又称原豚素(Spheroidine)一种存在于河豚、蝾螈、斑足蟾等动物中的海洋毒素。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河豚毒素是由河豚鱼的卵巢或肝脏中提取分离的。是一种非蛋白小分子化合物。
1909年,日本的田原良纯从豚属鱼卵内提取到一种粗产品毒素,将其命名为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1950年得到TTX晶体,1964年分子结构被阐明,1972年被人工合成。几十年来,国外学者对TTX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对其独特的化学特性、药理毒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收获很多,TTX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的Na+内流,阻断神经兴奋的传导。是专一性很强的细胞膜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此后,大多数研究工作都围绕此展开。河豚毒素是珍贵的药物资源。河豚毒素的药用功效,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录。近几十年来,由于国内外科技界对河豚毒素的深入研究,它的戒毒和镇痛功能得到了世界医药界的一致公认。
在临床上河豚毒素还有以下几方面的用途:(1)局部麻醉,由于河毒素的麻醉作用比一般的局部麻醉药要强上万倍,故国外已有河毒素与普通麻醉药配伍而作为麻醉药的专利出售。(2)镇静,可用作瘙痒镇静剂,对于皮肤瘙痒症、疥癣、皮炎等可以止痒,进而促使其痊愈。也可用作呼吸镇静剂,治疗气喘和百日咳等症。(3)镇痉,作为解痉剂,用于松弛肌肉痉挛、胃痉挛和其它痉挛,对破伤风痉挛的解痉效果尤为显著。(4)降压,河毒素有独特的降血压效果可以考虑在临床上用来抢救高血压患者。(5)抗心律失常,河毒素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活性,若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配用,可显著增强对心律失常的疗效。(6),作尿意镇静剂,用于遗尿症的治疗,(7)这种毒素还是生化试剂和皮肤防皱剂。(8)由于河豚毒素具有充血作用,对男性阳痿及妇女性欲缺乏症等也有疗效。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大部分是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等化学合成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毒品)。
新型毒品之所以被年轻人使用,主要因为它兴奋感强,价格更低廉,服用更方便,尤其是娱乐场所的灯光刺激、声乐激发、群体效应使得使用者显得更加活跃,所以被广泛使用。
新型毒品的吸食者一般由于在吸食后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有的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有的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有的服用后还使人出现狂躁、好斗,从而导致行为失控,容易造成暴力犯罪。有的导致神经中毒反应,服用后会产生幻视、幻听和幻觉,出现惊惶失措、思想迷乱、疑神疑鬼、焦虑不安、行为失控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和完全无助的精神错乱的症状。
吸食新型毒品后会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引起惊厥、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人性改变等情况甚至导致死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豚毒素在制备戒毒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治疗新型毒品不良症状及复吸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河豚毒素和/或其衍生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吸食新型毒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症状。本发明所指的新型毒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四类:
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在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第二类是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角乙二胺(LSD)、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苯环利定和氯胺酮);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我国俗称摇头丸);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三唑仑、氟硝安定和γ-羟丁酸等。
优选地,河豚毒素和/或其衍生物的总量为1-1000µg(单位剂量)。
优选地,所述河豚毒素以消旋体、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或立体异构体的形式存在。
优选地,所述河豚毒素和/或其衍生物以盐的形式存在。
优选地,所述河豚毒素和/或其衍生物以溶剂化物的形式存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治疗新型毒品不良症状及复吸的药物组合物制得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新皓特(北京)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刘延东,未经东新皓特(北京)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刘延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9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