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8663.9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伟;孙贤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33257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液 持续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
背景技术
患者在进行肾脏或膀胱手术后,会出现腹腔漏尿等并发症,需要接入辅助设备帮助排尿。现有的辅助设备由外接负压设备的负压吸引管和设置在体内的引流管构成,引流管上开设有多个漏液孔,负压吸引管和引流管连接。负压设备在引流管和负压吸引管内产生负压,吸引人体的尿液或其他体液从漏液孔流入引流管,排出到人体外。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漏液孔会被人体组织堵塞,而负压设备在引流管内产生负压,使人体组织持续被吸入漏液孔内,导致尿液无法从漏液孔吸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在漏液孔被人体组织堵塞后,自动放开人体组织,保持漏液孔通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体液持续负压吸引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的一端连接腹腔引流管,另一端连接负压设备,以将人体腔隙内的体液导出,第一管体上开设有通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管体上设置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通过调节通气孔的面积调节第一管体内的负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调节结构包括第二管体,第二管体滑移嵌设在第一管体内且与第一管体相互贴合,以遮挡或开启通气孔,从而调节通气孔的面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调节结构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二管体的环状气囊,第一管体的内环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气囊安装在容纳槽内,当气囊充气时,卡住第二管体,将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相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管体上开设有容纳孔,容纳孔内安装有可旋转的调节齿轮,第二管体上连接有传动板,传动板上设置有传动齿,调节齿轮与传动齿啮合,以在调节齿轮转动时,驱动第二管体在第一管体内滑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调节结构包括用于打开或堵住通气孔的叶片,叶片安装在通气孔的孔壁上,叶片与通气孔的孔壁间设置有缝隙,当通气孔的负压过大时,叶片翻入第一管体内,以打开通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叶片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扭簧,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互垂直固定,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连接处铰接在通气孔上,第一挡板设置在第一管体内,第二挡板设置在通气孔上,扭簧一端抵住第一挡板另一端抵住第一管体,推动第二挡板向第一管体外翻转,当通气孔接入正常的负压时,第二挡板堵住通气孔,当通气孔内的负压增大时,第二挡板翻入第一管体内,以打开通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叶片包括一体设置的连接片和形变片,连接片固定在通气孔的孔壁上,形变片具有弹性,当通气孔的负压增大时,形变片变形,翻入第一管体内,以打开通气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通气孔的孔壁上开设有形状与连接片相适配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固定孔,连接片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片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锁定块、第二锁定块和弹簧,连接片上开设有安装孔,弹簧设置在安装孔的中部,第一锁定块和第二锁定块设置在安装孔内,设置在弹簧的两端,当连接片安装到位后,弹簧推动第一锁定块和第二锁定块分别嵌入两个固定孔,以将连接片固定在安装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锁定块的侧壁上连接有供人拨动的第一拨动块,第二锁定块的侧壁上连接有供人拨动的第二拨动块,安装孔的侧壁和安装槽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供第一拨动块和第二拨动块滑移的拨动孔,第一拨动块和第二拨动块从拨动孔伸出到外部空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当漏液孔被人体组织堵住以后,负压设备的负压集中到通气孔处,使通气孔的吸力变大,向第一管体内吸入更多的气体,减小第一管体内的负压,减小漏液孔对人体组织的吸力,从而使漏液孔放开人体组织,使漏液孔能继续吸入体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为图5标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叶片的安装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叶片安装结构的内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8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FID高频读写器
- 下一篇:一种面阵式条码扫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