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芯及电化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8194.0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4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银利;焦伟民;肖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5;H01M10/0525;H01M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孙德崇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膜 电芯 负极极片 正极极片 电化学装置 收缩 申请 边缘安装 接触短路 电解液 多层 胶柱 起皱 制备 浸润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芯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装置。本申请的电芯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置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隔离膜,隔离膜的边缘超出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边缘,且隔离膜的边缘安装有能够将多层隔离膜固定在一起的胶柱。本申请的电芯能够对隔离膜进行有效固定,减少电芯周边的隔离膜收缩起皱和隔离膜完全收缩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间隙内而引起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接触短路的风险,而且几乎不会影响电芯的能量密度、电解液的浸润效果、电芯的整体尺寸和外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芯以及使用该电芯的电化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电子移动设备、电动工具及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广泛使用,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发生跌落、碰撞、振动等机械滥用,这就对内置于锂电池的电芯的跌落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电子产品跌落时,内置于电芯中的游离电解液强烈冲击电芯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如图1所示,由于电解液的冲击,使得隔离膜3向电解液冲击的方向收缩起皱形成收缩的隔离膜5,引起正极极片2和负极极片1接触短路,甚至可能引发电芯发热、着火等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及电化学装置,本申请的电芯能够对隔离膜进行有效固定、减小电芯周边隔离膜的收缩起皱和隔离膜完全收缩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间隙内而引起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接触短路的风险,而且几乎不会影响电芯的能量密度、电解液的浸润效果、电芯的整体尺寸和外观。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置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隔离膜,所述隔离膜的边缘超出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的边缘,且所述隔离膜的边缘安装有能够将多层所述隔离膜固定在一起的固定件。
固定件是胶柱,所述隔离膜的边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胶柱安装于所述安装孔。
所述固定件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阻挡部。
所述胶柱为销钉状,且其熔点低于所述隔离膜的熔点,所述胶柱受热熔融使多层所述隔离膜粘结在一起。
在所述电芯的至少一个边缘处,所述胶柱将所有隔离膜固定在一起。
所述胶柱的材料为热熔胶。
所述胶柱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隔离膜的总厚度而小于所述电芯的厚度。
所述胶柱的直径小于所述隔离膜超出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的长度。
所述胶柱的直径为0.1-2mm。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所述电化学装置包括:
根据本申请的电芯;
电解质;以及
包装壳,其封装所述电芯和所述电解质。
在本申请的电芯中,隔离膜的边缘超出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边缘,且隔离膜的边缘安装有能够将多层隔离膜固定在一起的固定件,从而减小了电芯周边由于隔离膜完全收缩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间隙内而引起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接触短路的风险,提高了电芯在跌落、碰撞、振动等机械滥用情况下的安全性能。同时,本申请的电芯中安装的固定件几乎不会影响电芯的能量密度、电解液的浸润效果、电芯的整体尺寸和外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8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堆加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点胶贴胶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