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8038.4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3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邓心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合安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光板 梅花 点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包括有主撞针和多个环绕主撞针设置的副撞针;还包括有圆形的贴面定位板、位于贴面定位板上方的载板;所述贴面定位板和载板的中心均设有供主撞针穿过的主孔;贴面定位板和载板上均还开设有供副撞针穿过的副孔;能够有效实现,先对大点进行撞击,然后可以不移动大点的针头,直接其他小点的一起撞击,有效解决移动错位以及两点之间凸起不均匀的问题。本撞点头可以撞点一组梅花后移动到下一位置进行第二次撞点,也可以连接几个本撞点头来形成矩阵式的撞点,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
背景技术
导光板的种类很多,主要区别是在导光板表面为形成更好更均匀的漫反射而制造的纹路或点状坑。有一种导光板其表面是布满梅花状的点,即一个大点周围有若干个小点,这样来提高匀光度,提升导光板品质。目前,这种导光板的制做方式主要依靠传统的撞点机来完成,传统撞点机有一个普通的撞针,该撞点头来回移动,为了达到该导光板的效果,需要先撞一个大点,才能撞然后再依次撞出小点,不能同时进行撞点,否则造成大点和小点之间导光出问题,而这样做的有两个缺点,1、容易错位,造成小点的分布不均匀,影响导光板品质。2、因为是依次撞点,每个小点撞完后在撞下一个点之前,两点之间的凸起不均匀,造成导光板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导光板梅花撞点头,包括有主撞针和多个环绕主撞针设置的副撞针。
还包括有圆形的贴面定位板、位于贴面定位板上方的载板;所述贴面定位板和载板的中心均设有供主撞针穿过的主孔;贴面定位板和载板上均还开设有供副撞针穿过的副孔;
主撞针以及副撞针的底端均为圆弧端,主撞针和副撞针的顶端均设有沿盖,沿盖底面与载板顶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在对应的主撞针或副撞针上;
初始位置时,主撞针和副撞针的低端均位于贴面定位板和载板之间,且主撞针的长度短于副撞针的长度;还包括有位于贴面定位板两侧、连接贴面定位板和载板的两个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开窗;还包括有从开窗穿过的调节杆,还包括有位于开窗内、用于支撑调节杆的U型架,U型架与开窗内底面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调节杆中间套结有一个调节板;还包括有位于调节板上方的、用于下压撞针的压板,所述压板被一个驱动装置驱动下压。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下压气缸。
其中,所述调节板的两个自由端为圆弧端。
其中,所述调节杆被一个旋转装置驱动。
其中,所述旋转装置为伺服电机。
其中,副撞针的数量为六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有效实现,先对大点进行撞击,然后可以不移动大点的针头,直接其他小点的一起撞击,有效解决移动错位以及两点之间凸起不均匀的问题。本撞点头可以撞点一组梅花后移动到下一位置进行第二次撞点,也可以连接几个本撞点头来形成矩阵式的撞点,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5 是本发明除去压板以及调节杆后的立体图;
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1-贴面定位板;12-主孔;13-副孔;21-载板;31-主撞针;32-副撞针;33-复位弹簧;34-沿盖;41-连接杆;51-调节杆;52-U型架;53-支撑弹簧;54-调节板;61-压板;62-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合安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合安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80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场调制层、背光结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