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动车组耐碰撞头车车体端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7657.1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晋乐;赵士忠;车全伟;田爱琴;丁叁叁;张永贵;蔡军爽;于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B61F19/06;B61G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车组 碰撞 车车 体端部 系统 | ||
1.一种高速动车组耐碰撞头车车体端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司机室蒙皮、固定罩、活动罩、司机室骨架、前端自动车钩、开闭机构、主吸能结构、导向结构、车钩安装座、防爬吸能装置、气密墙和排障器;
所述固定罩和活动罩依次安装在所述司机室骨架的前端,所述前端自动车钩、开闭机构、主吸能结构、导向结构、车钩安装座、防爬吸能装置均设于所述气密墙和所述司机室骨架包覆的空间中,所述司机室蒙皮覆设于所述司机室骨架外;
所述前端自动车钩通过所述车钩安装座与所述主吸能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车钩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吸能结构的前端部,所述主吸能结构和所述导向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气密墙上,所述导向结构位于所述主吸能结构的两侧且与所述主吸能结构滑动连接,所述防爬吸能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吸能结构上方的防爬器安装板上,所述开闭机构通过连接座与所述车钩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排障器包括内部骨架和围设在内部骨架外围的排障板组件,所述排障板组件通过安装吊座安装于所述司机室骨架底部,所述内部骨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气密墙上,所述排障器距离轨道上方留有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耐碰撞头车车体端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自动车钩设有缓冲器和后置压馈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耐碰撞头车车体端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自动车钩的一端水平设于所述固定罩和活动罩内,所述前端自动车钩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开闭机构的中空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耐碰撞头车车体端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机构通过若干剪切螺栓与所述车钩安装座下方固定的所述连接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耐碰撞头车车体端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爬吸能装置的前端设有防爬齿,所述开闭机构的上端位于所述防爬吸能装置的防爬齿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耐碰撞头车车体端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障板组件与所述内部骨架相互独立,所述排障板组件通过设于所述内部骨架前端的多个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耐碰撞头车车体端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骨架包括框架和滑道,所述框架与滑道间设有若干剪切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耐碰撞头车车体端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安装座采用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耐碰撞头车车体端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能结构采用挤压成型的整体五孔型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耐碰撞头车车体端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能结构的材质选择6008铝合金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耐碰撞头车车体端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蒙皮及所述司机室骨架采用板梁结构,所述板梁结构包括交叉连接的纵向板梁和横向板梁,且在所述司机室骨架的纵向板梁前端开设若干缺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耐碰撞头车车体端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蒙皮及所述司机室骨架的材料为铝合金5083-P-O、玻璃钢、碳纤维或铝蜂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76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车辆用兼具防滑、监测功能的轴箱结构
- 下一篇:车钩托梁组件和轨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