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结构及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7170.3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7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陈六明;徐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58;F23D14/6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灶 燃烧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结构及燃气灶,所述燃烧器结构包括炉头、铜盖,所述的炉头头部外环设有双层混合腔,下层混合腔沿炉头所设有的主引射管出口逆时针方向成螺旋结构;上层混合腔设有三至五个为逆时针方向均匀分布且面积逐步增大的出气口;所述铜盖与炉头之间通过定位装置配合,使得铜盖设有的凸台上的出火孔与炉头上设有的进风口对应和铜盖上设置的引火槽与炉头的出气口错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燃烧器铜盖出火均匀燃烧、稳焰,便于二次空气补给使燃烧更充分,热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结构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多数燃气灶使用炉头双层混合腔的多出气口且尺寸大小结构均为一样,如中国专利号为ZL201620248819.4名称为一种燃气灶具用的燃烧器的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带有多出气口尺寸大小结构均为一样的燃烧器炉头,由于出气口采用相同尺寸结构,靠近主引射管出口气流偏大,易出现火焰偏长和脱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炉头出气口合理布局、燃烧稳定、火焰长短均匀的燃气灶的燃烧器结构及燃气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炉头、铜盖,所述的炉头头部外环设有双层混合腔,下层混合腔沿炉头所设有的主引射管出口成螺旋结构;上层混合腔周向均匀分布设有三至五个与下层混合腔连通的出气口,且所述出气口面积自所述主引射管入口向沿远离引射管入口方向的蒸汽流向上逐步增大,相邻两个所述出气口间设置有补充空气的进风口;所述铜盖与炉头之间通过定位装置配合,使得铜盖设有的凸台上的出火孔与炉头上设有的进风口对应,且所述铜盖上设置的引火槽与炉头的出气口错开。
作为优选,所述的引火槽形成的槽线与出气口中心和炉头中心形成的半径的夹角在30-60度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炉头上的出气口的截面积逐步增大的关系按照比例依次为:1:1.1-1.3:1.3-1.5:1.5-1.7:1.7-1.9。
作为优选,所述的铜盖外沿内侧设有一个定位销。
作为优选,所述的炉头上设有一个与铜盖所设有的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铜盖内圈设有四个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双排出火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炉头上设有四处与铜盖所设有的四处出火孔对应的进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炉头上设有主引射管和副引射管,主引射管为外环引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通道,副引射管为内圈引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的炉头上的副引射管与位于炉头中心位置的中心腔相通。
一种燃气灶,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燃烧器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下层混合腔的设置能保持混合气流顺畅引射不回流,上层混合腔所设有的出气口,能实现铜盖出火分火长短均匀,稳焰燃烧充分;
2)、铜盖与炉头之间的夹角设计,便于火焰传递,燃烧充分,实现最佳位置燃烧;
3)、出气口之间的截面积比例可以实现燃气分配更均匀,出火口出火均匀燃烧,外环火焰周围的火焰功率分布更均匀;
4)、凸台上设有双排出火孔,能够稳焰充分燃烧又能快速实现铜盖火焰传递成功;
5)、实现燃烧器铜盖出火均匀燃烧、稳焰,便于二次空气补给使燃烧更充分,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炉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铜盖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71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