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为激光精密加工去除加工碎屑的真空吸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56862.6 | 申请日: | 2017-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8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海;薛亚飞;王军龙;李广;李凯;高文焱;闫贝贝;王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3K26/142 | 分类号: | B23K26/142;B23K26/36;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徐辉 |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精密 加工 去除 碎屑 真空 吸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激光精密加工去除加工碎屑的真空吸尘装置,包括防尘罩和抽真空过滤装置;工作时,防尘罩的底端的接触面贴合在待加工工件的待加工部位,激光去重装置发出的激光经过增透玻璃、真空腔体后作用于待加工工件的待加工部位,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去重,抽真空过滤装置对去重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吸尘。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局部包围式的吸尘结构,将加工区域与工件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隔离开,使得污染源无法进入间隙内,避免了加工过程中对间隙内的污染,真空吸尘装置与加工工件之间接触面的压力小,保证了高速旋转器件转子与定子之间不产生额外的作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精密加工去除加工碎屑的真空吸尘装置,为高精度激光去重系统实现污染物质防护及微米级颗粒阻挡防护,属于吸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旋转器件(例如气浮轴承等)精度和稳定性的不断提高,对转子动平衡的精度和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动平衡实质上是通过改变转子的质量分布来完成的。激光动平衡机采用脉冲激光代替机械钻头打孔,以去除不平衡转子的偏重部分,完成对转子质心的精密调整。脉冲激光打孔产生的碎屑颗粒小,重量低,易随空气流动漂浮散布,进入工件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对电机造成损坏,需要设计防尘单元。而工件定子与转子间的配合间隙要求小于5微米,因此需要去除在去重过程中残留在定子与转子间的粉尘颗粒。例如气浮轴承转速可达3万转/分钟,不允许定子与转子间的配合间隙中有任何残留。
传统开放式吸尘方法将吸尘器喇叭口对准产生碎屑的工作位置,依靠吸尘器抽取附近空气形成气流,带动产生的碎屑将其吸入吸尘管道。这种方法具有非常显著的缺点:为扩大吸尘窗口,吸尘器端口使用喇叭口结构,使吸尘的功率分散,一些质量较大的金属碎屑无法吸入吸尘管道,吸尘不彻底,无法去除微米级的粉尘;吸尘端口附近气流复杂,部分碎屑会被对流气流吹动,使污染物质及碎屑颗粒扩散到工作环境中,损坏仪器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健康。
传统工件全包围式的吸尘方法,需要将工件定子与转子全部放置在真空环境中,污染源与间隙没有进行隔离,粉尘颗粒仍有可能进入工件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另外为了保证真空腔室的气密性,通常吸尘装置真空腔与工件间有较大的接触压力,而高速旋转器件转子与定子之间的作用力不允许有超过1N,因此这种吸尘方法不适用于高速旋转器件。如何设计一种全新的吸尘装置,解决高速旋转器件去重过程产生的碎屑污染,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为激光精密加工去除加工碎屑的真空吸尘装置,该装置功率更集中,能够去除全部碎屑,且能够阻止污染物质及碎屑颗粒扩散。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为激光精密加工去除加工碎屑的真空吸尘装置,包括防尘罩(2)和抽真空过滤装置;
所述防尘罩(2)包括上盖(21)、增透玻璃(22)、真空腔体(23);所述真空腔体(23)包括位于底端的接触面(34)、腔室(32)、位于顶端的凹槽(31)和位于前端的气道(33);所述底端的接触面(34)与待加工工件的待加工部位形状匹配,底端的接触面(34)与顶端凹槽(31)之间为通孔形成的腔室;凹槽(31)用于放置增透玻璃(22);所述上盖(21)用于将增透玻璃(22)固定在凹槽内;气道与抽真空过滤装置的气道相连;
工作时,防尘罩(2)的底端的接触面(34)贴合在待加工工件的待加工部位,激光去重装置(1)发出的激光经过增透玻璃(22)、真空腔体(23)后作用于待加工工件的待加工部位,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去重,抽真空过滤装置对去重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吸尘。
优选的,所述防尘罩(2)还包括螺栓(24)、弹簧(25);螺栓(24)用于将防尘罩(2)固定至可升降悬臂梁(8),弹簧(25)套设在螺栓(24)上,在防尘罩(2)与悬臂梁之间。
优选的,所述螺栓(24)共四个,分别连接在真空腔体(23)上端的四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6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秒激光加工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激光切割的烟尘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