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井下多用途便携式拖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6708.9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景奎;左旭日;韩福兵;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1/10 | 分类号: | B62B1/10;B60S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多用途 便携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井下多用途便携式拖移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走向长度较长(1000米以上)的大型采煤工作面,运输巷道一般设计为两条皮带顺向搭接而成。在工作面回采近半时,需对运输巷皮带改造,而撤除、运输环节存在巨大的难题,由于设备外移运输距离较长,机头大架等物件通常采用传统运输方式:稳车配合铁滑靴进行运输,施工期间稳车放绳、人员拖绳,大件运输等施工工序较多,人员投入大,施工期间安全隐患较大且运输进展较慢,人员劳动强度较大。
目前市面还没用一种是用于煤矿井下皮带架运输的装置,这种情况造成了因环境受限井下皮带架运输的单一性、繁琐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矿用井下多用途便携式拖移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矿用井下多用途便携式拖移装置,包括导向手杆、框架固定座、辊轮和刮泥板,所述的框架固定座呈n形设置,在该框架固定座上焊接有连杆,该连杆与框架固定座的顶板平行设置,并与顶板之间形成间距,所述的顶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导线手杆的一端折弯,且焊接在所述的连杆上;在所述的框架固定座上转动的安装有一辊轮,该辊轮上部的框架固定座上倾斜的焊接有一刮泥板,该刮泥板接近所述的辊轮。
本发明的优点是:完全可满足井下对皮带机头大架的巷道人工运输,此装置只需2人协调作业即可,一人前端导向,一人后端推移,运输效果显著,效率提高明显,是稳车拖移运输效率的10倍以上,有效的缩短了运输时间,减少了施工工序,大幅度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井下多用途便携式拖移装置,包括导向手杆1、框架固定座2、辊轮4和刮泥板3,所述的框架固定座2呈n形设置,在该框架固定座2上焊接有连杆5,该连杆5与框架固定座2的顶板平行设置,并与顶板之间形成间距,所述的顶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导线手杆1的一端折弯,且焊接在所述的连杆5上;在所述的框架固定座2上转动的安装有一辊轮4,该辊轮4上部的框架固定座2上倾斜的焊接有一刮泥板3,该刮泥板3接近所述的辊轮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螺栓依次穿过皮带架底端原螺栓孔和顶板的螺栓孔,连接固定于皮带大架底端,2人协调作业,一人前端导向、调向,一人后端推移的方式进行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67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双燃料罐的推车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物流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