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机机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6468.2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7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18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6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脑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当电脑工作时,机箱内部灰尘生高温,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不断的更新换代,电脑的集成电路越来越精密,体积也越来越小。因为温度的升高将会影响电脑中各部件的工作,故必须加设散热装置以降低电脑的温度,但是目前多在机箱内设置有排风装置,利用排风装置对电脑内芯片进行散热,但是采用此种方法散热,虽然排风装置对芯片吹风,但是芯片内的热量无法被传递出,这样导致散热效果不好,容易造成芯片的损坏,影响电脑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计算机机箱,将机箱内部的热量迅速传递至外部,提高散热效率,延长电脑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计算机机箱,包括机箱,所述的机箱相对两箱壁上设有两相对着的抽气装置,机箱内还设有温感元件、控制器,温感元件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控制抽气装置,两抽气装置间设有散热盘,散热盘通过导热片与机箱内的发热元件连接,抽气装置上方对应的机箱箱壁设有排气装置,排气装置连接控制器,机箱箱壁对应于抽气装置、排气装置处为透风口结构,透风口结构处设有防尘机构。
机箱内的发热元件的热量通过导热板集中到散热盘上,对向上的抽气装置相对的向散热盘吹送空气,对散热盘进行空气冷却,空气与散热盘热交换后的形成热风向上运动,上部的排气装置迅速的将热风排出,形成下进上出的吸风、排风散热路径,机箱内部热量可迅速排出,极大的提高散热效率,且对向上的抽气装置相对的向散热盘吹风,空气冷却效果加倍,且更好的促使热空气向上流动,加速热量排出机箱,防尘机构可避免灰尘进入机箱内,保持机箱内洁净,促使提高电脑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尘机构包括前板、后板以及前板、后板间的滤尘网,前板、后板为多孔板或栅格板,后板为平整板,前板表面设有多个凸起,且凸起由前板对应处板体整体凸出成型,前板与后板间可拆卸连接,后板与机箱透风口结构处可拆卸连接,凸起与滤尘网之间填充过滤棉,防尘机构便于拆卸清洗,且前板的结构装饰性强,同时,向前的凸起增大前板面积,有利于拦截灰尘,并且凸起能促使灰尘快速的清除。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抽气装置相对的设置在机箱宽度方向上,环状的散热盘通过支架悬置在两抽气装置之间,散热盘四周设有散热翅片,两抽气装置间距离小,散热效果更好,且更能促使热空气上升。
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盘水平设置,支架设置在散热盘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盘竖向设置,散热盘两端面分别与抽气装置相对,冷空气与散热盘接触面积大。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板为波纹板结构,前板后侧设有多个扣爪,后板上对应处设有与扣爪吻合的扣眼。
进一步的,所述的透口风结构处的箱壁为卡槽结构,后板边缘卡在卡槽结构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抽气装置为抽风扇,所述的温感元件为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排风装置为排气扇,控制器连接控制抽气扇、排气扇各自独立运行,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探测到的机箱内温度,对抽风扇、排气扇的转速进行控制,调整功率,在满足散热需求的条件下,节省电能消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机箱内的发热元件的热量通过导热板集中到散热盘上,对向上的抽气装置相对的向散热盘吹送空气,对散热盘进行空气冷却,空气与散热盘热交换后的形成热风向上运动,上部的排气装置迅速的将热风排出,形成下进上出的吸风、排风散热路径,机箱内部热量可迅速排出,极大的提高散热效率,且对向上的抽气装置相对的向散热盘吹风,空气冷却效果加倍,且更好的促使热空气向上流动,加速热量排出机箱,防尘机构可避免灰尘进入机箱内,保持机箱内洁净,促使提高电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机箱内空气流动方向。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机箱内空气流动方向。
图3为本发明散热盘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防尘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I部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防尘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防尘机构与凹槽配合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控制器的控制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64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