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正面银浆用双组份无铅玻璃粉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5918.6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5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龙;乔亮;赵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银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2/00 | 分类号: | C03C12/00;C03C6/04;C03C6/00;H01B1/02;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 31301 | 代理人: | 范海燕 |
地址: | 2016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电池 正面 银浆用双组份无 铅玻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正面银浆用双组份无铅玻璃粉,由两种玻璃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玻璃粉B的配方是:Bi2O3 25‑50%、TeO2 30‑45%、SiO2 1‑5%、WO3 5‑15%、Nb2O5 1‑5%、Sr2CO3 2‑7%、P2O5 0‑6%;另外一种玻璃粉M的配方是:Bi2O3 60‑80%、H3BO3 15‑25%、ZnO 0.1‑4%、Al2O3 0‑3%、CeO2 2‑8%、MoO3 0.1‑5%、Y2O3 5‑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正面银浆用双组份无铅玻璃粉,无铅环保,附着力高,烧结窗口范围和方阻实用性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晶体硅电池正面银浆用的双组份无铅玻璃粉。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正面银浆用的无铅玻璃粉,该玻璃粉主要在高温烧结过程中成为一种熔融状态,这种状态可以很好的促进银粉的金属化,保证了银膜层烧结后与硅基体的附着力。另外,该玻璃粉在高温过程中可以很好的穿透晶体硅电池正面的SiNx层,使银膜层与硅基材形成良好的接触。现有的正面银浆使用的玻璃粉,基本上以单组份玻璃粉为主,而且为含铅体系,该体系的缺点是玻璃粉中含有重金属的铅元素,银膜层与硅基材的附着力比较小,银浆的烧结窗口范围比较窄,电池片方阻适用范围比较窄,电池转化效率低。
申请号为CN201510197290.8,专利名称为“低铅太阳能银浆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低铅玻璃粉,其原料由下述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构成:TeO2:30-80%、PbO:0-5、Bi2O3:1-20%、ZnO:0-50%、表面活性金属氧化物:1-10%、Al2O3:0-3%、ZrO2:0-2%、R2O:0-4%、MgO:0-2%、P2O5:0-3%、B2O3:0-25%、BiF3:0-3%、Er2O3:0-2%、La2O3:0-2%和CeO2:0-2%;表面活性金属氧化物是指含V、Mo、W、Ta、Hf、Cr、Nb或Tl的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R2O为含有Li、Na或K的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申请号为CN201310343909.2,专利名称为“一种宽温带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用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PbO50-80,B2O31-10,Al2O30.5-7,SiO25-25,ZnO0-8、R2O0-10,ZrO20-5,TiO20-5,MgO0-3,其中R2O为Li2O、Na2O、K2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PbO与SiO2的摩尔比为1-3,B2O3与PbO的摩尔比为0.1-0.5。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缺陷:
1)含有重金属铅元素;
2)膜层与基材的附着力比较小;
3)银浆的烧结窗口范围比较窄;
4)电池片方阻适用范围比较窄;
5)电池转化效率低。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正面银浆用双组份无铅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正面银浆用双组份无铅玻璃粉,无铅环保,附着力高,烧结窗口范围和方阻实用性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由两种玻璃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一种玻璃粉B的配方是:Bi2O325-50%、TeO230-45%、SiO21-5%、WO35-15%、Nb2O51-5%、Sr2CO32-7%、P2O50-6%;
另外一种玻璃粉M的配方是:Bi2O360-80%、H3BO315-25%、ZnO0.1-4%、Al2O30-3%、CeO22-8%、MoO30.1-5%、Y2O3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银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银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5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