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生物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555064.1 申请日: 2017-07-10
公开(公告)号: CN107372667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4
发明(设计)人: 张学文;郑服从;李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江河农药化工厂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65/42 分类号: A01N65/42;A01N59/02;A01N59/06;A01N59/26;A01N59/00;A01N59/12;A01N59/14;A01N59/16;A01N59/20;A01N37/36;A01N43/16;A01N37/44;A01N43/38
代理公司: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7 代理人: 颜春艳
地址: 570000 海*** 国省代码: 海南;4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柑橘 黄龙 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生物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黄龙病是由一种限于韧皮部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该病原菌目前全世界均无法分离和人工培养,测试具有一定难度,能够侵染包括柑橘属、枳属、金柑属和九里香等多种芸香科植物,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该病传染快,发病率高,损失惨重。目前,该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柑橘生产大国,2006年种植面积188.2万公顷,占世界柑橘种植面积的24%,居世界首位;总产量1842.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6%,居世界第二位,但19个柑橘生产省(市、自治区)中已有11个受到该病危害,尤以主产区广东、福建、广西、江西南部、湖南南部、贵州南部、浙江南部等有柑橘木虱活跃的省(区)为重,严重制约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柑橘黄龙病全年都能发生,春、夏、秋梢均可出现症状,以秋、冬季症状最为明显。叶片有三种类型的黄化,即斑驳黄化、均匀黄化和缺素状黄化。叶片转绿后局部褪绿,形成斑驳状黄化,斑驳位置、形状非常不规则,呈雾状,没有清晰边界,多数斑驳起源自叶脉、基部或边缘,是较为准确的判断症状;均匀黄化多出现在秋季气温局部回落后,所抽生的秋梢晚秋稍上,新稍叶片不转绿,逐渐形成均匀黄化,多出现在树冠外围、向阳处和顶部,是较为准确的判断症状。缺素状黄化不是真的缺素,是由于黄龙病引起根部局部腐烂,造成吸肥能力下降,引起叶片缺素,主要表现为类似缺锌、缺锰症状,是黄龙病识别的辅助症状。柑橘果实有两种类型症状,即青果、红鼻果。青果病主要表现为成熟期果实不转色,呈青软果(大而软)或青僵果(小而硬),柚类、柠檬类、橙类均有此症状;红鼻果主要表现为成熟期果实转色异乎寻常的从果蒂开始,而果顶部位转色慢而保持青绿色形成红鼻果,柑橘类、橙类均有此症状。细菌随筛管转运至全株,使树体衰退。病枝上再发的新梢,或剪截了黄化枝后抽出的新梢,枝短、叶小变硬,表现缺锌、缺锰状的花叶。

人们已经取得共识,只有把黄龙病防治好,排除柑橘业发展中的这个最大障碍,保障安全生产,才能提高效益,使果品的数量和质量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然而目前,对柑橘黄龙病以预防为主,对于染病植株大部分采取控制木虱或铲除植株方法或喷施有机杀虫剂,劳动强度大,影响收益且对果实、土壤、环境及人的健康影响较大,现有杀虫剂具有气味浓烈难闻,且容易危及人畜安全,严重影响包括水资源在内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的缺点。因此,研究制备环境友好、毒性小或无毒的有效控制黄龙病的制剂对柑橘产业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生物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中药生物药剂分散和乳化,用喷雾的方式施于柑橘树上,制作工艺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值得广泛推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生物药,其活性成分为由主料和辅料加工而成,所述主料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鱼腥草30-40份、花椒35-55份、苦楝皮60-75份、蒜头50-75份、枯矾75-90份、苦皮藤60-85份、硫磺55-70份、黎辣根50-70份、使君子75-100份、大黄30~50份、艾叶120-150份、泡桐锯末100-120份、苦豆子90-110份、厚朴80-100份、苦楝60-90份、苦皮藤55-86份、臭椿52-78份;

所述辅料为磷酸钾1-3份、氯化铵1-2份、硝酸钙0.6-0.9份、氯化镁0.6-0.9份、碘化钾0.2-0.4份、硼化钠0.2-0.4份、硝酸钼0.2-0.4份、葡萄糖酸锌0.2-0.4份、高锰酸钾0.2-0.4份、无水硫酸铜0.2-0.4份、柠檬酸铁0.2-0.4份、维生素E0.2-0.4份、赖氨酸0.2-0.3份、吲哚丁酸0.06-0.09份、果胶酶0.06-0.09份、井冈霉素0.06-0.08份、纤维素酶0.04-0.06份、分散剂6~12份、乳化剂5~10份。

经优化,所述主料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鱼腥草32-38份、花椒40-50份、苦楝皮62-70份、蒜头55-70份、枯矾80-88份、苦皮藤65-80份、硫磺60-68份、黎辣根55-65份、使君子80-95份、大黄35~45份、艾叶130-140份、泡桐锯末105-115份、苦豆子95-105份、厚朴85-95份、苦楝70-80份、苦皮藤60-80份、臭椿58-68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江河农药化工厂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江河农药化工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5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