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醋栗果树的环保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5060.3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8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旭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9K17/4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醋栗 果树 环保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醋栗果树的环保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为农业大国,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性,对无污染、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在农作物的生产中,肥料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化学肥料可以提供农作物和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其养分足、见效快成为广大农户首选的肥料,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化学肥料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在过多施用了化肥的土壤中,无机物含量猛增,有机物弱化,微量元素失衡,作物病虫害日趋严重,在这种土壤环境中种植出的作物,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利用现有资源,开发营养成分全面平衡、提高土壤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土壤肥效、对环境无污染的新型肥料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醋栗果树的环保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用于醋栗果树的环保肥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豆腐渣70-80份,香蕉秆粉40-50份,硅藻土30-40份,马粪65-75份,白酒糟25-35份,榆钱树叶15-20份,金鱼藻8-12份,水鳖6-10份,浮萍15-25份,鲜荷叶10-12份,麦芽糖4-8份,EM菌剂12-16份,尿素30-40份,磷酸二氢钾25-35份,硝酸钾15-25份,柠檬酸铜5-10份,土壤改良剂40-50份,水适量。
所述土壤改良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膨润土20-30份,风化煤15-25份,红薯干40-50份,泡桐树锯末10-20份,芝麻杆5-8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5份,聚乙烯醇4-6份,焦磷酸钠2-4份。
所述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是:
将膨润土、风化煤、红薯干、泡桐树锯末、芝麻杆放入40-45℃的环境烘干30-40分钟,然后放入粉碎机研磨成粗粉;将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焦磷酸钠加热到熔融,用喷枪均匀喷洒到粉末表面并连续搅拌,自然风干后即得。
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用于醋栗果树的环保肥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①将豆腐渣、香蕉秆粉、硅藻土、马粪、白酒糟混合并搅拌均匀;
②将榆钱树叶、金鱼藻、水鳖、浮萍、鲜荷叶和适量水加入粉碎机打成浆液,向浆液内加入麦芽糖融化混合;
③将步骤②制得的浆料和步骤①制得的混合物混合,加入EM菌剂和适量水搅拌,含水量控制在46-52%,常温密封发酵40-45天,期间每4-5天翻堆一次;
④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钾、柠檬酸铜加入适量水制成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倒入发酵后的混合物中并充分搅拌,最后将混合物烘干后制成颗粒;
⑤在颗粒料中加入土壤改良剂,混合均匀后即得。
本发明的肥料包含无机肥料、微生物菌剂、有机肥料,完善了肥料的营养元素,促进了醋栗对肥效的吸收转化,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同时改善土壤质量,增进土壤肥力,并且能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生产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按重量份取豆腐渣70份,香蕉秆粉40份,硅藻土30份,马粪65份,白酒糟25份,榆钱树叶15份,金鱼藻8份,水鳖6份,浮萍15份,鲜荷叶10份,麦芽糖4份,EM菌剂12份,尿素30份,磷酸二氢钾25份,硝酸钾15份,柠檬酸铜5份,土壤改良剂40份,水适量。
土壤改良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膨润土20份,风化煤15份,红薯干40份,泡桐树锯末10份,芝麻杆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聚乙烯醇4份,焦磷酸钠2份。
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是:
将膨润土、风化煤、红薯干、泡桐树锯末、芝麻杆放入40℃的环境烘干40分钟,然后放入粉碎机研磨成粗粉;将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焦磷酸钠加热到熔融,用喷枪均匀喷洒到粉末表面并连续搅拌,自然风干后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旭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旭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5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