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散热装置、方法及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4946.6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1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城彬;张先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24 | 分类号: | F24F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42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散热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散热装置、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大功率变频空调的不断普及,其室外电控元件的复杂程度也逐渐增加,导致其发热量也在不断增大。由于电子器件的工作温度直接决定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因此必须对电控元件进行有效的散热处理。同时,如果电控元件连续运转在高频状态,要保证其稳定地工作也需要有效地散热,因此,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成为影响电控元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目前,在对空调器电控元件进行散热时,多采用换热片进行散热,此种散热方式主要是依靠空气的自然流动与换热片进行热交换,来降低电控元件的温度,由于空气的流动能带走的热量比较少,散热效率并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散热装置、方法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散热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散热装置,所述空调器散热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夹层中的换热管路,所述底座与空调器室外机的电控元件贴合或间隔设置,所述换热管路的入口经卸荷阀与空调器制冷毛细管入口并联,所述换热管路的出口与空调器制热毛细管出口并联。
可选的,所述卸荷阀的入口与所述制冷毛细管入口并联,所述卸荷阀的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入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贴合于所述电控元件表面,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多片平行分布的散热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电控元件之间设有柔性导热垫或导热硅胶片。
可选的,所述散热片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空调器室外机风扇的出风方向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均为铝板,且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设有夹层。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路蛇形盘设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夹层中。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散热方法,所述空调器室外机的电控元件装设有空调器散热装置,所述空调器散热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夹层中的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的入口经卸荷阀与空调器制冷毛细管入口并联,所述换热管路的出口与空调器制热毛细管出口并联,所述空调器散热方法包括:
当空调器冷媒系统的压力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压力阈值时,则开启设置于所述换热管路入口的卸荷阀;
在所述卸荷阀开启之后,将空调器制冷毛细管中的制冷剂导入所述换热管路,以降低所述电控元件表面的温度。
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空调器散热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贴合于所述电控元件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电控元件之间设有柔性导热垫或导热硅胶片,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多片平行分布的散热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冷媒系统、电控元件和装设于所述电控元件表面的空调器散热装置,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制冷毛细管与制热毛细管,所述空调器散热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夹层中的换热管路,所述底座与空调器室外机的电控元件贴合或间隔设置,所述换热管路的入口经卸荷阀与空调器制冷毛细管入口并联,所述换热管路的出口与空调器制热毛细管出口并联。
可选的,所述卸荷阀的入口与所述制冷毛细管入口并联,所述卸荷阀的出口与所述换热管路的入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贴合于所述电控元件表面,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多片平行分布的散热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电控元件之间设有柔性导热垫或导热硅胶片。
可选的,所述散热片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空调器室外机风扇的出风方向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均为铝板,且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设有夹层。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路蛇形盘设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夹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4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