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焚烧炉的给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4775.7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8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章鹏飞;吴明;陈燕;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11336 | 代理人: | 董巍,高伟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焚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焚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危险废弃物焚烧炉的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危险废弃物又称有害废弃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危险废弃物具有毒害性、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等危害特性。鉴于其存在的环境风险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危险废弃物已成为我国正在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将危险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是一种减量效果最明显、无害化最彻底、焚烧热量可以有效利用的处理危险废弃物的方法,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危险废弃物焚烧系统主要包括进料系统、给料装置、焚烧系统、余热锅炉、烟气处理系统。现有技术中,目前国内的进料装置多直接采用推杆结构的方式,或采用箱体结构但形状为矩形截面的给料小车及给料通道,直接采用推杆模式,容易造成推头返料,部分物料被推头退回时被带走并累积,需要在给料通道相应位置开孔收集或定时清理,增加运行困难并容易造成臭味的逸散;此外,液压缸直接暴露在给料装置的多尘环境下,容易造成液压缸积灰、卡塞磨损及腐蚀。若采用箱体结构,则小车的前截面与给料通道垂直,且通常小车与通道之间缝隙较大,或有导轨存在,在给料过程中容易带料,卡料,造成系统运行不畅。
因此,有必要为危险废弃物的焚烧提供一种新的安全、稳定的给料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焚烧炉的给料装置,包括:给料通道,所述给料通道上方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给料小车,所述给料小车以面接触的方式在所述给料通道内滑行。
示例性地,所述给料小车上设置有检修门,所述给料小车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检修门的锁板结构。
示例性地,所述盖板以铆接的方式与所述给料通道相连。
示例性地,所述给料小车以及所述给料通道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所述给料小车的底部和侧壁与所述给料通道的底部和侧壁形成面接触。
示例性地,所述给料小车与所述给料通道两侧间距各为2.8mm-3.2mm。
示例性地,所述给料小车与所述给料通道顶部的间距为9mm-11mm。
示例性地,所述给料小车与所述给料通道的接触面进行了铣加工处理。
示例性地,所述给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给料小车的行程的限位开关和/或位移传感器。
示例性地,所述给料小车内部设置有用于提升所述给料小车强度的筋板。
示例性地,所述给料装置还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为所述给料小车提供驱动力。
本发明提供的焚烧炉的给料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给料小车以面接触的方式在所述给料通道内滑行,避免局部磨损或卡料。
2、给料通道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便于检修,并且对检修空间要求较小,节省了大量的厂房空间。
3、给料小车内部采用锁板的结构固定检修门,防止检修门因为某些原因晃动或翘起,导致给料小车卡在通道内,影响正常的生产运行,并避免物料进入小车内部对液压缸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给料小车和给料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给料小车和给料通道的剖面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给料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焚烧炉的给料装置。显然,本发明的施行并不限定于危险废弃物焚烧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47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