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光用玻璃微珠的表面处理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4226.X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9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杰;查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G02B5/128;C08J7/06;C09D1/00;C09D5/3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光 玻璃 表面 处理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在植珠过程中由于珠子的翻滚及高聚物原膜摩擦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反光用玻璃微珠的表面处理方法,将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抗静电剂,加入纳米硅粉提高粉体的自由流动,同时通过分散溶剂将表面活性剂及纳米硅粉混合好后进行表面处理,处理后的玻璃微珠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与流动性,适用于亮银反光布与反光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光用玻璃微珠的表面处理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反光布就是将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用涂层或覆膜的工艺做在布基表面,使得普通的布料在灯光的照射下能反射光线。反光布根据反光亮度的不同可分为:普亮反光布、高亮反光布、亮银反光布、金属光反光布等。
目前,反光布用的玻璃微珠都先经偶联剂对表面进行处理,以达到一定的流动性和水洗牢度,但是对于亮银反光布,在植珠过程中由于珠子的翻滚及高聚物原膜摩擦容易产生静电,而传统的玻璃微珠的表面处理,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抗静电及自由流动性,容易在植珠过程中出现带珠、叠珠、浮珠等不利于产品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在植珠过程中由于珠子的翻滚及高聚物原膜摩擦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反光用玻璃微珠的表面处理方法与应用,处理后的玻璃微珠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与流动性,适用于亮银反光布与反光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反光用玻璃微珠的表面处理方法为以下步骤:先将玻璃微珠放入搅拌器中,然后加入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纳米硅粉、分散溶剂在25-100℃下混合后的处理液,搅拌转速为600-1000rps,搅拌时间为0.5-5min,进行充分混合到达均匀,然后烘焙,温度为50-200℃,时间为10-90min,冷却后即为一种反光用玻璃微珠。
作为优选,处理液在混合过程中通过水浴实现温度在25-100℃以保证分散均匀,在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混合,通过烘箱进行烘培。
所述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季铵盐,作为优选,选自十二烷基季铵盐、十八烷基季铵盐中一种或几种。烷基季铵盐其分子溶于水发生电离后,结构式如(I)所示,正离子吸附在玻璃微珠表面,在玻璃微珠表面形成一个定向的吸附膜,在植株生产过程中原膜等高聚物经过摩擦容易产生负电荷,该玻璃微珠表面的吸附膜中和了因摩擦产生的负电荷,从而达到抗静电作用。
所述的分散溶剂为去离子水与异丙醇的混合液。
纳米硅粉选自气相二氧化硅,纳米硅粉具有纯度高,粒径小,分布均匀等特点。比表面积大,高表面活性,松装密度低,纳米硅粉加入后防止因表面处理过程中出现结块,增加粉体的流动性。
上述处理液中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纳米硅粉、溶剂的重量份分别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100份,纳米硅粉1-100份,去离子水1-200份,异丙醇0-100份。
作为优选,玻璃微珠与处理液的质量比为50-500∶1。
本申请文件加入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抗静电剂,加入纳米硅粉提高粉体的自由流动,同时通过溶剂将表面活性剂及纳米硅粉混合好后进行表面处理,处理后的玻璃微珠适用于亮银反光布与反光膜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处理后的反光用玻璃微珠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与流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可市购或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得到,实施例中重量均以重量份表示。
其中,纳米硅粉市购一种比表面积为200m2/g,原生粒径12nm的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星华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42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