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具乌龙茶与白茶风格的花清蜜毫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4065.4 | 申请日: | 2017-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8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霖;龚淑英;郭昊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乌龙茶 白茶 风格 花清蜜毫茶 加工 方法 | ||
1.兼具乌龙茶与白茶风格的花清蜜毫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利用福建地区茶树鲜叶制备而得的花香甘厚型乌龙茶、利用福建地区茶树鲜叶制备而得的甜香醇和型白茶;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一、获得不同香气和滋味的原料茶:
蜜香浓醇型乌龙茶的制备:
将广东地区的茶树鲜叶,先在25~30℃室外环境下晒青20~30分钟;然后于室温下凉青1~2小时;然后于22~30℃交替进行摇青与凉青6~8次,每次摇青2~5分钟,凉青1~2小时;之后于200~250℃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5~8分钟;再于室温下揉捻10~15分钟;再依次进行如下的两次烘焙:
第一次烘焙温度为110~130℃,时间为10~15分钟;第二次烘焙温度为60~90℃,直至含水率≤7%,冷却至室温后,得蜜香浓醇型乌龙茶;
清甜鲜醇型白茶的制备:
取浙江地区的茶树鲜叶,于35±1℃的室内控温条件下萎凋60~72小时,然后于60~70℃进行烘焙,直至至含水率≤7%;最后于通风干燥处避光储藏1年,得清甜鲜醇型白茶;
二、配料:
将花香甘厚型乌龙茶、甜香醇和型白茶、蜜香浓醇型乌龙茶、清甜鲜醇型白茶进行拼配组合成半成品茶;
所述半成品茶中,花香甘厚型乌龙茶、甜香醇和型白茶、蜜香浓醇型乌龙茶、清甜鲜醇型白茶的质量含量均为24~26%;
三、将半成品茶于85~90℃烘焙30±2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得兼具乌龙茶、白茶风格的花清蜜毫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乌龙茶与白茶风格的花清蜜毫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半成品茶中,花香甘厚型乌龙茶、甜香醇和型白茶、蜜香浓醇型乌龙茶、清甜鲜醇型白茶的质量含量均为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具乌龙茶与白茶风格的花清蜜毫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
花香甘厚型乌龙茶的制备:
取福建地区的茶树鲜叶,先于25~35℃室外环境中晒青30~50分钟;然后于18~22℃交替进行摇青与凉青3~5次,每次摇青2~10分钟,凉青1.5~4小时,接着于260~300℃杀青2~4分钟,然后于室温下进行包揉20~30次,每次包揉时间为8~10分钟,除了最后一次包揉外,其余每次包揉后需进行解散,解散时间为40~60秒;且每2~3次解散后设置一次烘干,每次的烘干为于90±5℃烘8~12分钟;最后一次包揉后,打包固定1±0.1小时;再依次进行如下的两次烘焙:先于70~90℃进行第一次烘焙直至含水率为10~12%,室温下摊凉1~2小时,再于60~70℃进行第二次烘焙直至含水率5~6%;冷却至室温后,得花香甘厚型乌龙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具乌龙茶与白茶风格的花清蜜毫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
甜香醇和型白茶的制备:
取福建地区的茶树鲜叶,于22~30℃室内萎凋48~60小时,然后进行如下的两次烘焙:先于70~90℃初烘10~15分钟,室温下摊凉0.5~1小时,再于60~80℃复烘至含水率≤7%;于通风干燥处避光储藏2~3年,得甜香醇和型白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40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