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2691.X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5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许长桥;曹腾飞;关建峰;刘杨;王目;陈星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2 | 分类号: | H04W40/22;H04W40/3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网络 中的 数据传输 方法 | ||
1.一种车载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根据各车辆节点与请求节点之间的移动行为相似度以及根据各车辆节点与所述请求节点所发送的请求数据包请求的兴趣内容之间的兴趣相似度,构造包括所述请求节点在内的、由多个车辆节点构成的社区;
S2、将所述社区中拥有所述兴趣内容且与所述请求节点距离最近的车辆节点,作为提供节点;
S3、收到所述请求数据包的中继节点,根据各相邻车辆节点的移动行为相似度和速度大小,获得下一跳的中继节点,直至将所述请求数据包中继转发至所述提供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4、所述提供节点向所述请求节点回复包含兴趣内容的回复数据包,所述回复数据包沿所述请求数据包的传输路径返回至所述请求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S1.1、根据相同的规则,将包括所述请求节点在内的车辆节点的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相互垂直的两个分速度,对除请求节点外的任一车辆节点,根据该车辆节点与请求节点的分速度,获得该车辆节点与请求节点之间的移动行为相似度;
S1.2、将所述兴趣内容的类型作为目标视频类型,获得所述社区中各车辆节点对所述目标视频类型的播放率和请求率,作为各车辆节点与请求节点之间的兴趣相似度;
S1.3、设置第一移动相似度阈值和兴趣相似度阈值,将移动行为相似度大于所述移动相似度阈值且兴趣相似度大于兴趣相似度阈值的车辆节点划归于包括所述请求节点在内的所述社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对收到所述请求数据包的中继节点的任一相邻车辆节点,获得该相邻车辆节点和所述中继节点之间的移动相似度;
S3.2、设置第二移动相似度阈值,将移动相似度大于所述第二移动相似度阈值的相邻车辆节点中,具有最大速度绝对值的车辆节点作为下一跳的中继节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所述回复数据包的中继节点判断自己是否属于所述社区,若是,则保存所述兴趣内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接收时间阈值;
在所述请求节点发送请求数据包时开始计时;
当计时超过所述接收时间阈值时仍没有收到回复数据包,则将所述社区中拥有所述兴趣内容且与所述请求节点距离次近的车辆节点,作为提供节点。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包括:
根据相同的规则,将包括所述请求节点在内的车辆节点的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相互垂直的两个分速度;
根据公式计算其他车辆节点与请求节点之间的移动相似度;
其中,sx表示请求节点的移动速度,x1和x2分别表示请求节点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垂直的分速度,sy表示车辆节点y的移动速度,y1和y2分别表示车辆节点y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垂直的分速度,M(sx,sy)表示车辆节点y与请求节点之间的移动相似度。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获得所述社区中各车辆节点对所述目标视频类型的播放率和请求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车辆节点中用户观看的每个视频所属的视频类型、观看时间以及完整放映时间获得车辆节点对所述目标视频类型的播放率;
根据一定时间内车辆节点中用户对目标视频类型的请求数与总请求数,获得车辆节点对所述目标视频类型的请求率。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第二移动相似度阈值的步骤,包括:将当前收到请求数据包的中继节点与提供节点之间的移动相似度,作为寻找下一跳中继节点的第二移动相似度阈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放率通过公式:获得;
其中,Pix表示车辆节点x对于i类视频的播放率,vx代表车辆节点x所观看的所有视频的集合,px(vj)表示在历史播放行为中,视频vj的观看时间,ptotal(vj)表示视频vj的完整放映时间,Ii(vj)是指示器方程,用于表示视频vj和i类视频的关系,Ii(vj)通过公式获得;
其中,Ti表示i类型视频的视频集合,若视频vj属于i类视频,则Ii(vj)为1,若视频vj不属于i类视频,则Ii(vj)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26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