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2654.9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2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巧妮;陈惠;罗时建;张新宇;林雅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122 | 分类号: | G02B6/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内反射型 光子晶体 显示面板 背板 透明显示装置 柱状结构 入射光 基板 传播方向 垂直入射 光折射率 基板内部 亮度均匀 周期排列 入射 转化 | ||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背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侧和与所述显示侧相对的入光侧,所述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背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所述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背板包括基板和在所述基板内部周期排列地多个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与所述基板的光折射率不同。该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背板能够改变入射光的传播方向,能使不同方向入射显示面板的光转化为垂直入射的光,并将入射光均匀分散,因此该透明显示装置显示亮度均匀,具有更高的显示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透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具有一定透光性,能够显示面板后面的背景图像,同时也能主动显示设定画面。透明显示装置常用于橱窗展厅、建筑窗户、汽车玻璃、人机交互等领域,可以在实际场景中融合显示功能,显示美观逼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透明显示装置往往利用环境光作为光源进行照明,或者利用外加背光源进行辅助照明,以增强显示效果。但是在上述情况中,光源与显示面板分离,因此射入显示面板的入射光往往会与显示面板存在一定角度而非垂直入射,从而显示面板的受光不均、亮度较低,进而降低了透明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该透明显示装置所具有的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背板能够改变入射光的传播方向,能使不同方向入射显示面板的光转化为垂直入射的光,并将入射光均匀分散,因此该透明显示装置显示亮度均匀,具有更高的显示质量。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背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侧和与所述显示侧相对的入光侧,所述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背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侧;所述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背板包括基板和在所述基板内部周期排列地多个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与所述基板的光折射率不同。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中,所述柱状结构为圆柱结构、多边形棱柱。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中,所述柱状结构为圆柱结构时,所述圆柱结构具有多种不同直径;或者,当所述柱状结构为多边形棱 柱时,所述多边形棱柱具有不同尺寸。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中,当柱状结构为圆柱结构时,具有最大直径的圆柱结构的光折射率大于所述基板;当所述柱状结构为多边形棱柱时,具有最大尺寸的多边形棱柱的光折射率大于所述基板。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中,所述圆柱结构包括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所述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均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圆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所述第一圆柱的光折射率大于所述基板。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圆柱和所述第二圆柱间隔设置。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二圆柱围绕所述第一圆柱。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圆柱与所述第二圆柱的直径均不大于5微米。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二圆柱的直径为d,所述第一圆柱和所述第二圆柱的圆心距为A,则d:A<0.2。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圆柱与所述第二圆柱的数量比不大于1:20。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圆柱与所述第二圆柱的数量比为1:(30-40)。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中,所述基板的材质为玻璃或透明树脂。
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中,所述玻璃包括二氧化硅玻璃,或所述透明树脂包括亚克力透明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26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子集成电路和光学发送器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