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DCS系统的可调式声光报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2586.6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0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叶新军;唐照勇;瞿尚君;王元璞;魏羚宇;邵志超;高磊;高泽磊;李燕梅;秦茜;杨煦;吕瑞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0 | 分类号: | G08B21/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代理有限公司 62100 | 代理人: | 陶涛;李琪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dcs 系统 调式 声光 报警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DCS系统的可调式声光报警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应用电子及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由电流转电压模块、防雷电路模块、电压跟随器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光耦隔离驱动模块、电磁继电器模块和声光报警输出模块组成。可将DCS系统I/O站输出模块0‑24mA电流信号转化为1‑5V电压信号,当DCS中央控制系统中所控制的任何指标超出控制范围时及时有效的报警,以提示工作人员,避免因工作人员的疏漏导致事故扩大,解决了工作人员不能同时兼顾两台或多台控制机的问题,其报警值可通过精密可调电阻进行手动调整,以根据生产实际随时做出调整,成本低、灵活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电子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DCS系统的可调式声光报警装置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DCS中央控制系统应用较为广泛,该系统主要由现场控制站(I/O站)、数据通讯系统、人机接口单元(操作员站OPS、工程师站ENS)、机柜、电源等组成,具备开放的体系结构,可以提供多层开放数据接口。该系统的设计采用合适的冗余配置和诊断至模件级的自诊断功能,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系统内任一组件发生故障,均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系统的参数、报警、自诊断及其他管理功能高度集中在CRT上显示和在打印机上打印,并在功能和物理上真正分散,其整个系统的可利用率至少为99.9%;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0万小时,可实现对核电、火电、热电、石化、化工、冶金、建材等诸多领域的完整监控。在实际使用中,当系统内组件发生故障时,一般采用DCS联锁报警来提示操作人员,但此报警状态只显示于电脑屏幕上,若不仔细观察,则不能及时发现报警信息并排出相应的故障,使整个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DCS中央控制系统报警方式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DCS系统的可调式声光报警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用于DCS系统的可调式声光报警装置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一种用于DCS系统的可调式声光报警装置,包括电流信号输入模块,该电流信号输入模块JP2分别串接电流转电压模块、电压跟随器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光耦隔离驱动模块、电磁继电器模块和声光报警输出模块;电流转电压模块为250Ω随机电阻R5,R5一端接地;电压跟随器模块为运算放大器芯片U1,U1由DC24V电源供电;电压比较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U2,U2一个输入端串接1KΩ调试电阻R2,另一个输入端串接10KΩ精密可调电阻R6,R6一端接地,另一端串接30 KΩ分压电阻R7,R7由DC24V电源供电;U2一端接地,并由DC24V电源供电,其输出端分别连接10KΩ上拉电阻R1和限流R3,R1由DC24V电源供电;光耦隔离驱动模块包括光耦隔离驱动U3,U3一端接地,并由DC24V电源供电;电磁继电器模块包括电磁继电器J,J与续流二极管D2并接后串接10Ω限流电阻ⅠR4,R4由DC24V电源供电;声光报警输出模块为声光报警器JP1。
上述R1-R5以及R7均为成本低、性能稳定、阻值范围宽、温度系数和电压系数低的碳膜电阻。
J为动合型电磁继电器,K1为其吸合开关。
本发明装置利用250Ω串接电阻R5将I/O站4-20mA的电流信号转为1-5V的电压信号,再将电压信号输送至运算放大器芯片U1,以提高检测电路的输入电阻,从而降低检测电路与R5并联产生的分流影响。运算放大器芯片U1输出的信号电压输送至电压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U2同相输入端、由精密可调电阻R6决定的设定电压相比较,U2输出为集电极开路门,正常情况下信号电压低于设定电压,U2输出被R1上拉至 24V 高电平,光耦隔离驱动U3截止,K1不吸合;当信号电压高于设定电压时,U2输出低电平,U3导通,K1吸合,声光报警器JP1提示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2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