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铬离子废水处理并副产含铬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552358.9 申请日: 2017-07-07
公开(公告)号: CN107311263B 公开(公告)日: 2020-11-03
发明(设计)人: 蒋炜;孙福进;牟科全;梁斌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C02F1/30 分类号: C02F1/30;C02F1/32;C02F1/70;B01J23/26;B01J23/34;C02F101/22
代理公司: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代理人: 黄幼陵;麦迈
地址: 610065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离子 废水处理 副产含铬 催化剂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含铬离子废水处理并副产铬催化剂的方法,以导带电势小于‑0.74eV、禁带宽度大于2.1eV的无机半导体材料为光催化剂,以紫外光或者自然光为光源,在光源照射下,将光催化剂与经过去除固体杂质处理且pH值为4~9的含铬离子废水动态接触,进行光催化反应不少于30分钟,使含铬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不溶的三价铬化合物和零价铬,不溶的三价铬化合物和零价铬负载在光催化剂表面形成铬‑光催化剂复合物,从而实现含铬离子废水的处理。本发明通过光催化反应即可使污水中的总铬浓度和Cr(VI)浓度达到排放标准并获得副产物含铬催化剂,不仅避免了后续处理所带来的二次污染,而且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光催化剂光催化还原治理含铬离子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体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尤其是铬,是一种对环境威胁较大的污染,亟待解决。而铬污染废水中,铬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六价铬Cr(VI)和三价铬Cr(III),其中Cr(VI)的毒性远胜于Cr(III),危害大,难处理,持续时间久,是铬污染治理的首要处理对象。我污水排放中对铬含量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中总铬的浓度要求小于1.5mg/L,Cr(VI)的浓度要求小于0.5mg/L。而对于饮用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饮用水标准GB 5749-2006均要求Cr(VI)含量小于0.05mg/L。

近年来光催化还原被运用到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离子污染处理的过程中。例如,Jae-Kyu Yang等(Yang J,Lee S.Removal of Cr(VI)and humic acid by usingTiO2photocatalysis[J].Chemosphere,2006,63(10):1677-1684.)用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还原去除污水中的Cr(VI)。Fang Jiang等(Jiang F,Zheng Z,Xu Z,et al.Aqueous Cr(VI)photo-reduction catalyzed by TiO2and sulfated TiO2[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6,134(1-3):94-103.)用硫酸酸化后的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还原Cr(VI)。

此外,在利用除二氧化钛外的光催化剂处理铬污染方面,Bang Qin等(Qin B,ZhaoY,Li H,et al.Facet-dependent performance of Cu2O nanocrystal for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r(VI)[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15,36(8):1321-1325.)用氧化亚铜作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对Cr(VI)进行还原。以及Liu等(Liu T Y,Zhao L,Tan X,et al.Effects of physicochemical factors on Cr(VI)removal from leachate by zero-valent iron and alpha-Fe2O3 nanoparticles.[J].Water ScienceTechnology 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WaterPollution Research,2010,61(11):2759-2767.)用α-Fe2O3作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的照射下,Cr(VI)的去除率可以达到大于99.0%。

但上述所利用的光催化剂只能把Cr(VI)还原为水溶性的三价铬,后续处理仍然需要配合沉淀法,靠pH值调节以完全除去三价铬,同样会产生铬泥,带来二次处理和二次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2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