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的非能动空气冷却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1911.7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3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苏光辉;张亚培;田文喜;余红星;秋穗正;尹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小型 核反应堆 能动 空气冷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的非能动空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反应堆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在反应堆事故后导出一回路内的余热,该装置包括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自身的蒸汽发生器(4)、中间回路(9)和冷却塔(1),所述中间回路(9)包括补水箱(3)、空冷换热器(2)和相应管道阀门;反应堆安全壳(5)置于地下,反应堆压力容器(6)置于反应堆安全壳(5)内部,蒸汽发生器(4)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6)内部,空冷塔(1)置于安全壳外部且在地平面以上,空冷换热器(2)置于空冷塔(1)内部,空冷换热器(2)出口与补水箱(3)上端通过第一管道(201)连接,补水箱(3)下端通过第二管道(301)与蒸汽发生器(4)二层次入口连接,并且第二管道(301)上装有第一阀门(11),蒸汽发生器(4)二层次出口通过第三管道(401)连接到空冷换热器(2)入口,并且第三管道(401)上装有第二阀门(12),从而形成完整的自然循环回路,所述第一阀门(11)和第二阀门(12)只在事故工况中打开,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4)和中间回路(9);所述补水箱(3)中注满冷却水,其位置高于蒸汽发生器(4)二次侧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的非能动空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1)为双曲线型的轮廓,优化了塔内空气流道并降低冷却塔外风力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的非能动空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4)为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正常运行所用蒸汽发生器,只在事故工况时与所述中间回路(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的非能动空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换热器(2)为690合金材料,管内流动二次侧冷却水,管外流动空冷塔中空气,空冷换热器(2)水平方向排列并布置在所述冷却塔(1)底部,保证换热不易受到风速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的非能动空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3)为碳钢并内衬不锈钢,箱内及所述循环流道中都不存在会堵塞出口滤网的材料,所述补水箱(3)上端连接管道贯穿反应堆压力容器(6)与空冷换热器(2)相连。
6.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的非能动空气冷却装置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生全厂断电或丧失主给水事故时,中间回路(9)与蒸汽发生器(4)连接的管道上的第一阀门(11)和第二阀门(12)自动打开,切换中间回路(9)与蒸汽发生器(4)二次侧相连并形成新的自然循环,代替原本蒸汽发生器(4)二次侧主给水,补水箱(3)中冷却水由重力作用注入蒸汽发生器(4)二次侧,在事故初期,自然循环能量较大,能够代替蒸汽发生器(4)本身二次侧主给水,冷却水通过蒸汽发生器(4)的传热管与堆芯一回路冷却剂进行换热,并带走堆芯一回路产生的余热,蒸汽发生器(4)二次侧被加热的冷却水通过自然循环驱动力流入空冷换热器(2)中,通过与冷却塔(1)中的大气环境进行换热,由大气环境带走冷却水中的热量,降低温度的冷却水经过空冷换热器(2)出口再一次回到补水箱(3),并且这样的循环在事故触发第一阀门(11)和第二阀门(12)后不断重复循环,长期稳定运行,不断带走堆芯内余热,为反应堆提供无限期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19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核电高压蒸汽管道的自密封零泄漏法兰
- 下一篇:中壳体及安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