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车体载荷柔性检测试验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0981.0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9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薛海峰;张宇;魏培欣;杨晓云;魏瑞霞;戴广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N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董建林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车体 载荷 柔性 检测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车体载荷柔性检测试验台,属于轨道车辆装配调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的生产、制造具有一定的标准,其中包括轮重以及轴重的均匀分配问题。通常情况下,车辆的牵引性能、制动性能以及行车安全等都会受到车辆静载时轴重以及轮重是否均衡的影响。目前的轨道车辆一般都采用两系悬挂,其中,二系支撑点的载荷不均等是轮重以及轴重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所以,只要有效的控制好二系支撑力,就可以有效的均衡轮重以及轴重,从而极大改善车辆的牵引性能、制动性能以及行车安全等,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现在控制二系支撑力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对车体称重,然后依据称重结果在二系悬挂处加垫来调整轮重、轴重,所以,称重是否精确直接影响到轮重以及轴重是否均衡,也就是车辆的牵引性能、制动性能以及行车安全。
长期以来,轨道车辆称重时都是将车体放在刚性支撑试验台上进行,同时假设车体为一个完全刚性体,忽略车体的扭转刚度引起的车体变形。但是,如图6所示,车体存在一定的扭转刚度,在重力、支撑力的作用下,车体将受到一个扭矩作用,大小为:
式中:M-扭转力矩,N·mm;
ΔPi-车体上同一端两支撑点载荷变化的绝对值,N;
2a-车体上同一端两个支撑点之间的距离,mm;
车体等效扭转刚度的计算式如下:
GJeq=2bM/ψ
式中:GJeq—等效扭转刚度,N·mm2/rad;
2b—车体上施加扭转力矩两截面的距离,mm;
ψ—扭转角,rad。
根据上述公式,算出扭转角的大小:
则扭转刚度引起车体的垂向变形为:
Δhg=a·tanψ
表1列出了车体扭转刚度引起的支撑点垂向变形与实际加垫量的数值,从表中可以看出车体扭转刚度引起的支撑点垂向变形与实际加垫量处于同一个数量级,认为车体扭转刚度严重影响加垫的准确性。
表1车体扭转刚度引起的支撑点垂直位移变化情况
假设称重时,车体和刚性称重试验台之间存在一个弹簧(称之为工艺簧),车体的扭转刚度在支撑点的等效垂向刚度为k1,工艺簧垂向刚度为k2,落车后两者串联后的刚度为k,则
当工艺簧的垂向刚度远远小于等效垂向刚度时,合成刚度k就近似于工艺簧垂向刚度,这样就可以消除刚性支撑下车体扭转刚度带来的影响,而且工艺簧的垂向刚度越接近落车后二系弹簧的垂向刚度,最后的称重加垫数据就越真实可靠。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车体载荷柔性检测试验台。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载荷柔性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车体的四个柔性支撑工装;
所述柔性支撑工装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工艺簧,所述下支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下支座圆筒,所述上支座包括顶部的承重平台和设置在承重平台底部的圆柱体结构,上支座的圆柱体结构底部套设在下支座圆筒中,工艺簧安装在上支座的承重平台和下支座之间,所述上支座的圆柱体结构与下支座圆筒之间设有上支座圆环,上支座圆环的外径比下支座圆筒的内径小;所述承重平台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无线发射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载荷柔性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轮支架、脚轮弹簧、万向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通过脚轮支架安装在底座上,万向轮与脚轮支架之间设置有脚轮弹簧,工作状态时,脚轮弹簧压缩,底座底部接触地面;非工作状态时,脚轮弹簧复位,底座底部离开地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载荷柔性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均匀对称设置有四组万向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载荷柔性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的承重平台上表面留有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孔,在上端的侧面焊接上无线发射器套装安装座,在上支座的上表面留有信号线槽,通过信号线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无线发射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载荷柔性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平台上还设置有移动把手,作为工装移动、搬迁时的扶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0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查阅的中文教学辅助学习装置
- 下一篇:珠宝加工教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