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打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50759.0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郁庭;谢世森;连廷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12 | 分类号: | B29C64/112;B29C64/20;B29C64/209;B29C64/35;B33Y30/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深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着色 立体打印 成形层 喷头 打印喷头 着色区 打印 处理器驱动 共构结构 移动路径 处理器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打印方法,适用于立体打印装置。立体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喷头、着色喷头与平台。打印喷头在平台的X‑Y平面上打印出成形层。打印喷头与着色喷头沿X轴配置且为共构结构。立体打印方法包括:提供成形层及着色区的信息;处理器依据成形层与着色区的信息,在打印成形层时一并在成形层的轮廓范围外打印至少一材料墙,完成之后,处理器驱动着色喷头沿Y轴对着色区进行着色,以在着色喷头进行着色时,材料墙位于打印喷头的移动路径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许多利用逐层建构模型等加成式制造技术(additiv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来建造物理三维(three-dimensional,3-D)模型的不同方法已纷纷被提出。一般而言,加成式制造技术是将利用电脑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等软体建构的3-D模型的设计数据转换为连续堆叠的多个薄(准二维)横截面层。
目前已发展出许多可以形成多个薄横截面层的方式。举例来说,依据前述每一个薄横截面层的信息,而将成形材料喷涂或挤压于平台后使之硬化形成薄横截面层,并在逐层堆叠后即可形成立体物件。此外,打印装置还可进一步地装设着色喷头,以利于在立体物件的处理中或处理后对薄横截面层或立体物件进行上色。
基于上述,如何让物件打印与着色动作在处理中能顺利地分别被执行而不会相互影响,实为相关技术人员所需考虑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打印方法,其具有同步位移的打印喷头与着色喷头,且通过在着色之前先形成材料墙,以在着色时,材料墙能位于打印喷头的移动路径上而提供清洁打印喷头的效果,进而提高成形层或立体物件的打印品质。
本发明的立体打印方法,适用于立体打印装置。立体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喷头、着色喷头以及平台。打印喷头在平台的X-Y平面上打印出成形层,其中打印喷头与着色喷头沿X轴配置且为共构结构。立体打印方法包括:提供成形层及其的着色区的信息;处理器依据成形层及着色区的信息,在打印成形层时,驱动打印喷头在平台上且在成形层的轮廓范围外打印至少一材料墙(material barrier);以及完成成形层与材料墙后,处理器驱动着色喷头沿Y轴对着色区进行着色,以在着色喷头进行着色时,材料墙位于打印喷头的移动路径上。
基于上述,立体打印装置具有同步移动且沿X轴配置的打印喷头与着色喷头,因此为了达到如上述在进行立体物件打印的同时,也对其成形层或完成后的立体物件进行着色的效果,同时不因打印喷头内的成形材料在着色喷头进行着色时行经成形层而影响已打印好的成形层,因此通过在着色之前,先行于成形层之外的区域打印材料墙,并使材料墙位于着色时打印喷头的移动路径上,因此在进行着色时,打印喷头的成形材料得以因与材料墙接触而附着在材料墙上,亦即让材料墙提供对打印喷头的刮料及清洁动作,故能有效避免着色时,打印喷头的成形材料落于成形层而影响立体物件的打印品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打印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2A与图2B分别是立体打印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立体打印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4显示材料墙与成形层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5显示另一实施例的立体打印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6显示另一实施例的立体打印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7显示另一实施例的立体打印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8显示另一实施例的立体打印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0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