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举反循环钻井方法及钻具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9805.5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1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南石大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唐亭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举反 循环 钻井 方法 组合 装置 | ||
1.一种气举反循环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气举反循环钻具组合装置,包括下列步骤:
A、当钻遇低压地层时,通过方钻杆持续向钻柱内腔中注入高压气体;
B、高压气体沿双壁钻杆一通道进入另一通道,然后与钻井液形成气液混合流体;
C、气液混合流体由旁通短节上的旁通孔进入钻柱与井壁之间的环空;
D、进入环空中的气体和钻井液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分离,其中气体沿钻柱与井壁之间的环空向井口运移并经放空管线排出,而钻井液则向井底运移并携带井底岩屑经钻头水眼再次进入钻柱内腔;
E、钻柱内腔中的岩屑和钻井液在沉沙管中进行分离,岩屑沉淀在沉沙管中,钻井液则继续向上流动与高压气体混合后经旁通短节再次进入钻柱与井壁之间的环空,从而在近井底处形成了钻井液由钻柱内腔-钻柱与井壁之间环空-钻头水眼-钻柱内腔的内循环体系;
F、随着钻头的钻进,重复步骤B至E;
所述气举反循环钻具组合装置,包括钻柱和井口防喷装置,井口防喷装置套设在钻柱上;
钻柱包括沿井口至井底依次螺纹连接的方钻杆、第一单壁钻杆组、旁通短节、双壁钻杆、混合短节、第二单壁钻杆组、沉沙管、第三单壁钻杆组、钻挺和钻头;
井口防喷装置包括旋转控制头和防喷器,防喷器和旋转控制头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举反循环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喷器下部四通上设有放空管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举反循环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壁钻杆组中设有钻具止回阀,所述钻具止回阀用于防止井内流体沿钻柱内腔上返至井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举反循环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短节上设有旁通孔,所述旁通孔用于连通钻柱内腔和钻柱与井壁之间的环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举反循环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壁钻杆包括内管和外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举反循环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管包括沉沙内管和沉沙外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举反循环钻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壁钻杆组、第二单壁钻杆组、第三单壁钻杆组均包括至少一根单壁钻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南石大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南石大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8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