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载机工作装置载荷谱测试系统、工作装置及装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9715.6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6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员征文;徐雷;朱述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文超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机工 装置 载荷 测试 系统 工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机工作装置载荷谱测试系统、工作装置及装载机,其中,载荷谱测试系统包括载荷测量模块,载荷测量模块包括二维力检测部件,二维力检测部件设于动臂和/或拉杆在铲斗上的铰接位置,并同时穿过各铰接位置两侧的铰接孔,以使动臂和/或拉杆以二维力检测部件为轴转动,用于检测铲斗作业时各铰接位置沿装载机纵向和竖直方向的受力。此种载荷谱测试系统通过二维力检测部件获取各铰接位置的剪切应变来检测受力,受载形式与原销轴结构一致,能够保证二维力检测部件在测试时的可靠性,不易出现受力强度太大而失效的问题,以在装载机工作时可靠地获取工作装置的载荷谱;而且可充分利用现有的铲斗结构,设置简单,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载机载荷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工作装置载荷谱测试系统、工作装置及装载机。
背景技术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疲劳寿命作为衡量装载机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逐渐受到重视,而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载荷谱是研究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疲劳可靠性的前提和基础。研究一种工程上实用、系统的工作装置载荷谱采集方法、编制方法和应用方法,是解决我国装载机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
现有技术中装载机工作装置载荷谱测试一般采用在工作装置上粘贴应变片进行测量,通过应变数据,推导计算出工作装置的载荷谱。
但是装载机在铲装物料过程中,由于物料的碰撞摩擦和恶劣的作业环境,粘贴的应变片容易脱落损坏,极大的妨碍了载荷谱采集试验的顺利进行,测量不方便,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装载机工作装置载荷谱测试系统、工作装置及装载机,能够在装载机铲装物料过程中更加可靠地获取工作装置的载荷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工作装置载荷谱测试系统,包括载荷测量模块,所述载荷测量模块包括二维力检测部件,所述二维力检测部件设于动臂和/或拉杆在铲斗上的铰接位置,并同时穿过各铰接位置两侧的铰接孔,以使动臂和/或拉杆以二维力检测部件为轴转动,用于检测所述铲斗作业时各铰接位置沿所述装载机纵向和竖直方向的受力。
进一步,所述载荷测量模块还包括横向力检测部件,所述横向力检测部件设在所述铲斗上,且沿所述装载机横向位于所述动臂铰接位置的侧部,所述横向力检测部件与所述动臂连接,用于检测所述铲斗作业时在动臂铰接位置沿所述装载机横向的受力。
进一步,所述横向力检测部件在所述装载机横向位于所述二维力检测部件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载荷测量模块还包括传力座,所述传力座的第一端抵靠在所述动臂的侧面上,第二端穿过所述动臂铰接位置靠近所述横向力检测部件一侧的铰接孔,所述横向力检测部件抵靠在所述传力座的第二端。
进一步,所述传力座包括圆筒结构和设在所述圆筒结构一端的底板,所述圆筒结构嵌设在所述动臂铰接孔的孔壁与所述二维力检测部件之间,所述传力座敞开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动臂的侧面上,所述横向力检测部件抵靠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所述载荷测量模块还包括内轴套和外轴套,所述内轴套和外轴套分别套设在所述圆筒结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并随所述传力座转动。
进一步,所述传力座上设有供油部件,所述传力座内部设有油道,用于将所述供油部件提供的润滑油引导至所述内轴套与二维力检测部件的配合面之间,以及所述外轴套与动臂铰接孔的孔壁的配合面之间。
进一步,所述传力座上设有通孔,用于将所述二维力检测部件与所述传力座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部连通。
进一步,所述横向力检测部件抵靠在所述传力座上的一端具有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设有堵头,用于使所述横向力检测部件通过所述堵头抵靠在所述传力座上。
进一步,所述铲斗上沿所述装载机横向邻近所述动臂铰接位置的侧部设有固定架,所述载荷测量模块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横向力检测部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