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透气薄膜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9658.1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9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桂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金有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00 | 分类号: | C08L33/00;C08L75/04;C08K5/00;C08K5/05;C08K5/07;C08K5/10;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53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透气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透气薄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聚酯薄膜科学上的解释为: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的2维材料。例:光学薄膜、复合薄膜、超导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塑料薄膜等等。薄膜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印刷等行业。现有的薄膜存在弹性不足、透气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透气薄膜,其解决薄膜弹性不足,透气性差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弹性透气薄膜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弹性透气薄膜解决薄膜弹性不足,透气性差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能。
为达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性透气薄膜,按质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其中,按质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其中,按质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其中,所述油性树脂选自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油性树脂选自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所述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的质量比为1:0.5~3,例如可以为1:0.5、1:0.8、1:1、1:1.5、1:2、1:2.5或1:3。
为达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上述弹性透气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将油性树脂、乙醇、丁酮、乙酯、甲醛和水进行搅拌混合,制得混合液;
(2)将所述混合液涂布在基材上进行烘干,制得弹性透气薄膜。
其中,所述步骤(1)中搅拌速率为150~300r/min,例如可以为150r/min、160r/min、180r/min、200r/min、220r/min、250r/min、260r/min或280r/min,搅拌温度为50~75℃。
其中,所述步骤(2)中烘干为五段式烘干,第一至第五段烘干温度依次为44~48℃、58~62℃、76~84℃、105~112℃、108~113℃。例如第一段烘干温度可以为44℃、45℃、46℃、47℃或48℃;第二段烘干温度可以为58℃、59℃、60℃、61℃或62℃;第三段烘干温度可以为76℃、77℃、78℃、80℃或82℃;第四段烘干温度可以为106℃、108℃、110℃、111℃或112℃;第五段烘干温度可以为108℃、109℃、110℃、112℃或113℃。
其中,所述步骤(2)中基材行进速度为15m/min,所述基材为离型纸。
其中,所述步骤(2)之后,还包括步骤(3)利用中心卷取机将弹性透气薄膜与基材分离,卷取成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弹性透气薄膜包含油性树脂、乙醇、丁酮、乙酯、甲醛和水、制得的弹性透气薄膜解决薄膜弹性不足,透气性差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能。本发明的弹性透气薄膜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分别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中所涉及各化工原料均为市售。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透气薄膜,按质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制备上述弹性透气薄膜的方法如下:
(1)按照配比,将油性树脂、乙醇、丁酮、乙酯、甲醛和水在50℃下,按照150r/min速率进行搅拌混合20min,制得混合液;
(2)将所述混合液涂布在基材上进行5段式烘干,制得弹性透气薄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透气薄膜,按质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制备上述弹性透气薄膜的方法如下:
(1)按照配比,将油性树脂、乙醇、丁酮、乙酯、甲醛和水在60℃下,进行按照180r/min速率搅拌混合22min,制得混合液;
(2)将所述混合液涂布在基材上,按照15m/min行进速度进行5段式烘干,第一至第五段烘干温度依次为45℃、60℃、80℃、110℃、111℃,制得弹性透气薄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透气薄膜,按质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
制备上述弹性透气薄膜的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金有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金有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