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目标识别的室内建图与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9596.4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8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马佳瑶;宋章军;张国栋;赵晨阳;吴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73 | 分类号: | G06T7/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邱晓锋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目标 识别 室内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目标识别的室内定位与建图方法,其步骤包括:1)输入颜色深度图像,根据颜色深度图像建立目标物体模型数据库;2)输入实时测量的颜色深度图像,将其转换成3D点云,并求出当前视角能看到的场景表面;3)根据3D点云并基于最近迭代点估计相机的姿态;4)根据3D点云和建立的目标物体模型数据库,利用点对特征进行物体识别并估计物体的姿态;5)利用相机姿态和物体姿态优化姿态图;6)根据姿态图得到最优的物体姿态,利用已知的目标物体模型数据库进行表面渲染,得到当前环境的三维地图。本发明能在具有大量物体的场景下进行室内定位和地图建立,建图精度高,所用计算资源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目标识别的室内建图与定位方法;通过目标识别辅助和优化进行室内建图和定位,能够较快速度得到细节完整的室内地图和准确的相机姿态定位。
背景技术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是一门交叉学科,近几十年来,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已开始从实验室慢慢走向市场。随着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针对不同性质图像和不同模式的识别系统,其识别精度已经很高了,足以满足市场用户的需求,已经在工业、家电、通信、汽车电子、医疗、家庭服务和消费电子类产品等领域得以应用。但在计票系统领域,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针对机器人自助室内建图定位,有两种需求:稠密地图和稀疏地图。稀疏地图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信息量少,不足以令机器人完成任务。稠密地图信息量大,但是计算量也大。
目前,室内定位建图稠密方法采用了以图像为核心,这类系统的局限性在于,不能理解地图的含义,且过程耗时较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目标识别的室内建图与定位方法。本发明将目标识别技术融入到传统室内建图与定位技术中,利用图优化的方式,以约束条件的方式减少计算量,从而提高建图精度,提高计算效率。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的建图精度高,所用计算资源少。
本发明的基于目标识别的室内定位与建图方法,其步骤包括:
1)输入颜色深度图像,根据颜色深度图像建立目标物体模型数据库;
2)输入实时测量的颜色深度图像,将其转换成3D点云,并求出当前视角能看到的场景表面;
3)根据3D点云并基于最近迭代点估计相机的姿态;
4)根据3D点云和建立的目标物体模型数据库,利用点对特征进行物体识别并估计物体的姿态;
5)利用相机姿态和物体姿态优化姿态图,姿态图中相机姿态和物体姿态作为节点,相机姿态和物体姿态间的约束关系作为边;
6)根据姿态图得到最优的物体姿态,利用已知的目标物体模型数据库进行表面渲染,得到当前环境的三维地图。
进一步地,步骤1)离线地建立目标物体模型数据库。
进一步地,步骤3)基于最近迭代点估计相机姿态的方法是:
a)比较当前帧和上一帧输入的两幅深度图像得到的3D点云,对图像上的点进行抽样,按照由粗到精的方式配准,对于抽样后的点云做滤波;
b)通过原始深度图像计算点的三维坐标得到模型数据集,通过滤波后的图像计算三维点云坐标得到场景数据集;
c)通过最近邻原则建立场景数据集与模型数据集之间的对应关系;
d)根据建立的对应关系,使得对应点间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即完成对相机姿态的估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5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