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模铸造用浇注釜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9350.7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6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广;方翔;杨友文;李同飞;赵小文;阚精诚;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孙琴,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浇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模铸造用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熔模铸造用浇注釜。
背景技术
现有的熔模铸造过程中,金属液浇入模壳后,自然冷却成型,由于铸件结构的复杂多变,铸件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热结缩松、气孔缺陷、内应力难以消除等缺陷;不能生产大型薄壁铸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熔模铸造用浇注釜,以期实现浇注后凝固过程可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熔模铸造用浇注釜,包括釜体及釜盖,所述釜盖上设置有一个摆臂,所述釜体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一驱动缸,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釜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驱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中部与所述釜体转动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缸驱动所述摆臂摆动进而带动釜盖翻转实现釜盖的开合;所述釜体内设有空腔,所述釜体的空腔内壁设有一层保温层,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釜体外侧分别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液氮管道和压缩空气管道,所述液氮管道外端连接至液氮源,所述压缩空气管道外端连接至压缩空气气源,所述液氮管道和压缩空气管道在靠近所述釜体的部位设置有各自的阀门,所述釜盖上还设置有温度表、温度变送器、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
作为上述浇注釜的优选方案,所述釜体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一个充气密封圈,所述充气密封圈一侧连接有封门充气管和封门排气管,所述封门充气管外端连接压缩空气气源,所述封门充气管上设置有封门气阀,所述封门排气管上设置有封门排气阀。
作为上述浇注釜的优选方案,所述釜体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的驱动杆竖直向上延伸,所述釜盖上设有定位孔,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缸的驱动杆向上穿入所述定位孔,实现所述釜盖与釜体的锁紧。
作为上述浇注釜的优选方案,所述摆臂与釜盖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摆臂上设置有第三驱动缸,所述第三驱动缸的驱动杆与釜盖转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三驱动缸驱动所述釜盖旋转。
作为上述浇注釜的优选方案,所述釜盖上还设置有安全排气管,所述安全排气管上设置有安全排气阀和手动球阀。
作为上述浇注釜的优选方案,所述釜体一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阀。
作为上述浇注釜的优选方案,所述液氮管道在靠近所述釜体的部位设置有低温截止阀和低温气动球阀。
作为上述浇注釜的优选方案,所述压缩空气管道在靠近所述釜体的部位设置有截止阀和气动球阀。
作为上述浇注釜的优选方案,所述摆臂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缸的驱动杆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
作为上述浇注釜的优选方案,所述釜盖上还设置有微压差开关,所述釜体的空腔底部设置有接料斗。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熔模铸造用浇注釜,其能同时实现釜盖的快速开合、釜体空腔内的快速保压、液氮输入空腔内进行局部降温、整体保温等多种功能,通过向空腔内充入压缩空气并保压,能保证铸件凝固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密实;通过液氮输入可实现铸件的局部降温,达到顺序凝固,从而能制造出合格的大型薄壁铸件;其设置的保温层能实现对铸件凝固过程整体温度场的控制,有利于铸件凝固过程的补缩;设置的压力表和温度表,可实时检测釜内温度和压力;从而实现铸件在浇注后整个凝固过程的可控性,且操作方便快捷,可实现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釜盖合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釜盖开启后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采用卷筒钢丝绳来开合釜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釜体、2釜盖、3接料斗、4支撑板、5第一驱动缸、6配重块、7第二驱动缸、8第三驱动缸、9液氮管道、10低温截止阀、11低温气动球阀、12压缩空气管道、13截止阀、14气动球阀、15排气阀、16温度变送器、17温度表、18安全排气阀、19手动球阀、20微压差开关、21压力表、22压力变送器、23保温层、24封门气阀、25封门排气阀、26充气密封圈、27摆臂、28卷筒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9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套类零件压铸成型模具
- 下一篇:镗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