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岸电通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8932.3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6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路成;王峰;王智;王昱;董诚;郭剑虹;黄丹;龚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B10/40;G08C2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岸电通信装置,属于通信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节能减排已经提升为国家重要战略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交通运输是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环节,污染排放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在船舶停靠港口期间,采用岸基供电方式代替燃油辅机发电,不仅可以极大减少船舶排放污染,还节约了船舶靠港期间用电成本、有利于打造绿色宜居港口。目前,沿江、沿河船舶所接岸电大都采用铆接方式,缺乏标准支持,无法实现对低压岸电桩内状态量的数据采集及与运营监测平台的数据通信,用户无法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不便使用。因此,需要一种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岸电通信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岸电通信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层电路板、中层电路板和下层电路板;
上层电路板上设置有CPU,中层电路板上设置有开入开出接口、485通信接口、232通信接口、RS-485收发器、RS-232收发器、光耦芯片、光纤接收装置、光纤发送装置、继电器和第一电源模块,下层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源模块;
开入开出接口外接岸电桩内开入开出量端子,开入开出接口与继电器连接,继电器与CPU连接,485通信接口外接岸电插座箱内的电能表及串口联网模块,485通信接口与RS-485收发器连接,RS-485收发器与CPU连接,232通信接口外接岸电桩刷卡器,232通信接口与RS-232收发器连接,RS-232收发器与CPU连接,光纤接收装置和光纤发送装置均外接通信光纤,光纤接收装置和光纤发送装置均与光耦芯片连接,光耦芯片与CPU连接,第二电源模块为RS-485收发器供电,第一电源模块为其余部件供电。
上层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电源指示灯,电源指示灯与CPU连接。
壳体的正面设置有用以观察电源指示灯的观察窗。
中层电路板上还设置以太网口,用以外接上位机,太网口与CPU连接。
壳体的正面底端设置有凹槽,凹槽槽口设置有翻盖,凹槽内设置有通孔,以太网口伸出通孔。
壳体的背面设置有卡槽,通过卡槽将所述岸电通信装置卡接在岸电插座箱内导轨。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可实现岸电桩内运行状态量的数据采集;通过RS-485收发器实现岸电桩内电能表信息的数据采集,通过232通信接口实现用户刷卡消费的数据采集,通过485通信接口经过串口联网模块或直接经光纤与港口船舶岸基供电运营服务平台进行数据通信,实现用户对港内岸电桩运行和消费状态实时实地进行监测,实时性高,有助于运维人员及时掌握岸电桩设备运行及故障状态,及时排除安全隐患;2、本发明将根据各模块的功能将电路板分层三层,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牢固安装,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壳体正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壳体背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岸电通信装置,包括壳体6,壳体6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层电路板1、中层电路板2和下层电路板3。
上层电路板1上设置有CPU1-1和电源指示灯1-2,中层电路板2上设置有开入开出接口2-1、485通信接口2-2、232通信接口2-3、RS-485收发器2-4、RS-232收发器2-5、以太网口2-6、光耦芯片2-7、光纤接收装置2-8、光纤发送装置2-9、继电器2-10和第一电源模块2-11,下层电路板3上设置有第二电源模块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8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充电电瓶的智能电子指纹密码锁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门锁终端管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