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频技术的微波炉变频电源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8928.7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道祥;吴道民;黄莹;张庆全;冯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领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6 | 分类号: | H05B6/06;H02M5/297;H02M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孔凡亮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频 技术 微波炉 变频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频器,具体是一种基于混频技术的微波炉变频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一些特殊的变频应用场合,需要对高频信号进行降频,从而满足低频驱动设备的控制需求,现有技术对降频变频器的研究较少,多使用降频芯片控制,其在降频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的信号冗余,降低最终输出信号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混频技术的微波炉变频电源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混频技术的微波炉变频电源电路,由高频输入电路、开关元件、变频模块、混频电路和振荡电路组成;所述高频输入电路的电压输入端连接交流市电,高频输入电路的电压输出端分别连接开关元件和混频电路,开关元件还分别连接变频模块和混频振荡电路,混频电路还连接振荡电路,振荡电路还与变频模块相连接,变频模块输出电压到微波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高频输入电路包括变压器T1和电阻R1,所述混频电路包括三极管V1、电阻R4、电容C1和电容C5,振荡电路包括三极管V2、晶振X、变压器T3、电阻R6、电容C6、电容C2和电阻R5,低频输出电路包括变压器T2、电容C1、电容C4和电阻R7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L1连接高频信号输入端IN,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L2的一端与三极管V1的基极相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N2的另一端与电阻R1和电阻R2相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电容C6、电容C7、电阻R5、变压器T3的次级绕组L6、电阻R6并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晶振X、电阻R5和三极管V2的基极,晶振X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容C3和变压器T3的初级绕组L5的,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4和电容C5,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3的次级绕组L6,变压器T3的初级绕组L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通过串联连接的电子R7和电阻R8后连接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L3,变压器T2的次级绕组L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W和微波炉P,微波炉P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W的另一端和变压器T2的次级绕组L4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7、电阻R8和电源VCC。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V1的型号为9018。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V2的型号为9018。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晶振X的频率为27.5M赫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源VCC的额定电压为6V。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W的型号为SMCJ7.0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基于混频技术的微波炉变频电源电路采用无芯片化集成设计,利用其中一个三极管组成振荡器,通过晶振产生固定的低频本振信号,和输入的高频信号一起经过由另一个三极管组成的混频器混频后最终输出低频信号,达到降频的目的,其输出的电压还经过瞬态电压抑制抑制,能够消除尖峰电压,增加其输出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混频技术的微波炉变频电源电路的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领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领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8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附夹持加热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环形管束加热器的中频熔盐电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