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面上凹弧形快速滑雪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8850.9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雪城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C5/03 | 分类号: | A63C5/03;A63C5/04;A63C5/06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面 弧形 快速 滑雪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滑雪板。
背景技术
随着滑雪运动和滑雪器材的不断发展,滑雪板的发展也非常快速,总体上讲滑雪板主要有单板和双板两类,单板和双板滑雪板又分别分成很多不同的小类,以适应不同滑雪场地、环境和人员的需要。目前所有滑雪板无论是单板还是双板都包括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板身,板身上除了板头和板尾为上翘弧形结构外,板头和板尾之间的板身主体部分的底面均为平面结构与雪面接触,这种一成不变的平面结构滑雪板受板底面积和压雪点的限制其实并不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滑行速度,也不利于降低滑雪板的重量和提高滑雪板的强度,有待于进一步得到改进,使滑雪运动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行速度更快,重量更轻,强度更高,使用效果更好的底面上凹弧形快速滑雪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从前向后由板头、板腰和板尾构成的滑雪板板身,滑雪板板身底面的两侧设有从板头前端和两侧、板腰两侧一直延伸到板尾两侧和后端的板刃,从板头前端到板尾后端的两条板刃之间的滑雪板板身底面形状为横截面中间高两侧低的上凹弧形面,或从板头的前端到板腰的中部或中后部的两条板刃之间的滑雪板板身底面形状为横截面中间高两侧低的上凹弧形面,滑雪板板身具有上凹弧形底面后部的板腰底面形状为横截面直线形平面、板尾底面为横截面直线形弧形面。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滑行速度更快,重量更轻,强度更高,使用效果更好的优点。它在不增大滑雪板板头、板腰及板尾宽度的情况下增大了滑雪板接触雪的面积,对雪面产生的压强更小,可以使滑行速度更快。由于这种滑雪板的底面从前向后全部或部分为上凹弧形结构,与相同厚度的滑雪板相比重量更轻,更加方便携带,可以降低滑雪者和滑雪板的重量,也更加节省材料,成本也更低。而采用上凹弧形底面结构还可以增加滑雪板的搞弯折强度,安全性能也更好。它还不会增加生产难度,与现有滑雪板相比具有更多的使用优势。更重要的是,当滑雪板底面有一定的上凹弧度时,雪板底边两侧的钢刃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在转弯时增加了雪板底部切雪的角度,比滑雪板底面为平面的切雪角度有所增加,这样可以达到高速转弯的效果。因此,当滑雪板底面有一定上凹弧度时可实现方向性好,直线滑行速度快,转弯容易的效果。最终达到滑行速度更快,方向性更好,高速转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侧视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底面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图2中 A-A、B-B、C-C横截剖面比较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板头向板尾方向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侧视透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底面透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板头向板尾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它包括从前向后由板头11、板腰12和板尾13构成的滑雪板板身1,滑雪板板身1底面的两侧设有从板头11前端和两侧、板腰12两侧一直延伸到板尾13两侧和后端的板刃14,从板头11前端到板尾13后端的两条板刃14之间的滑雪板板身1底面形状为横截面中间高两侧低的上凹弧形面15。
滑雪板板身1底面上凹弧形面15中部高点与两侧低点之间的平行深度差为3-8毫米。
滑雪板板身1底面上的上凹弧形面15从板头11到板尾13宽度相同(上凹弧形面15宽度没有变化可保证滑雪过程中上凹弧形面15不会产生额外的阻力,滑行效果更好)。上凹弧形面15的宽度小于板腰12最窄位置两板刃14之间的间距。
板腰12中后部的顶面上设有脱扣器16。
实施例二,如图5、图6、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是从板头11的前端到板腰12的中部或中后部的两条板刃14之间的滑雪板板身1底面形状为横截面中间高两侧低的上凹弧形面15,滑雪板板身1具有上凹弧形底面后部的板腰12底面形状为横截面直线形平面、板尾13底面为横截面直线形弧形面。
滑雪板板身1底面的上凹弧形面15向平面过渡的位置从滑雪板板身1两侧向滑雪板板身1中部逐渐倾斜过渡。滑雪板板身1底面的上凹弧形面15从滑雪板板身1两侧向滑雪板板身1中部逐渐倾斜过渡的延伸距离为10厘米到25厘米。
滑雪板板身1底面上的上凹弧形面15从板头11到板腰12的中部或中后部宽度相同。从上凹弧形面15向平面过渡位置前部的上凹弧形面15宽度小于板腰12最窄位置两板刃14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雪城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牡丹江雪城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88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