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地网的降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8411.8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7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电中试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兴旺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 方法 | ||
一种接地网的降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过钻井机打若干斜井和直井,所述斜井和直井均设置在接地网的下方;第二步,在直井和斜井中插入接地极,所述接地极的上端与所述接地网焊接;第三步,每一所述接地极外包覆设置有半导体液态材料,此方法可使半导体液态材料将地下大范围的土壤内部沟通,加强接地极与土壤或岩石的接触,较大幅度地降低接地电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地网的降阻方法。
背景技术
发变电站的接地系统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举措。电力工程建设伊始,电气装置的接地系统就与电气装置的一、二次回路和电气设备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随着大容量、远距离的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的相继出现,系统接地短路电流愈来愈大,发变电站接地网上的电位升变得越来越高。无疑,这对保障人身和一次设备以及抗干扰能力较低的电子监控装置安全的发变电站的接地系统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建国初期,自主研究的电力工程接地技术几乎一片空白。在接地工程设计方面,由于对多层、复杂地质结构土壤认知不足,以及计算手段的匮乏,常常出现接地工程施工之后,实测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和设计值大相径庭。加之对于接地电阻这一技术参数认识的片面,往往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来追求其数值的降低,同样由于对土壤复杂性了解不够,结果降阻效果不佳,致使工程存在隐患。同时由于缺少土壤对接地装置腐蚀的了解,使得接地装置的寿命与地面电气装置的寿命明显失调。这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酿成了电力系统事故的滋生,给国民经济造成了损失。
随着对接地技术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国内外学者、工程技术人员都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电力工程接地技术今天已有了长足的进展。电气工程接地的标准,也由从前全面照搬国外的状态,逐步充实了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的科学技术内容。目前电气工程接地技术已成为涉及电气工程、电气安全、电化学、地质勘探、电磁场与数值计算等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或是其他大电流入地时,如果地网的接地电阻较大就会造成地网电位异常升高。如果接地系统设计不合理,还会导致接地系统本身局部电位差超过安全值。如此,除给运行人员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外,还很可能因反击或电缆皮环流使得二次设备的绝缘遭到破坏,高压窜入控制室,轻则导致监测和控制设备发生误动或拒动,重则破坏监测设备从而扩大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国内外曾发生的类似事故举不胜举。国家电网安监部门调查表明,由于接地系统未达到要求所导致的事故或事故扩大,每发生一次的直接经济损失一般在500万~5000万元人民币之间,由此造成的社会效益损失更是巨大的。
变电站接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接地网不但要满足工频短路电流的要求,还要满足雷电冲击电流的要求。接地网不满足要求曾引起了不少事故,而事故原因既有接地电阻方面的问题,也有均压方面的问题。没有降阻措施该地网的均压、接地电阻均不能满足要求,所以为保证接地网的可靠必须采取降阻措施。
深井接地极降阻技术应用之前可以采取的降阻措施主要有:
1.扩大接地网的面积
2.外引接地
3.增加接地网的埋设深度
4.填充电阻率较低的物质或降阻剂人工改善土壤电阻率
以上降阻措施局限性显而易见。扩大接地网面积和外引接地的降阻措施,降阻效果较好,但必须扩大征地范围,业主单位需要付出昂贵的征地成本。增加接地网的埋设深度,降阻效果不明显,而且前提必须是该地区土壤电阻率与深度成反比,另外施工成本将大幅增加。填充电阻率较低的物质或降阻剂人工改善土壤电阻率,该项降阻措施主要解决的是金属导体与土壤的接触问题,经计算只能降低接地电阻的2%-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网的降阻方法,不但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接地电阻、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等参数,而且投资较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电中试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华电中试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8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挂式巡检机器人取电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线快速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