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8358.1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0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0 | 分类号: | F25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模块 控制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述流量计监测的水流量值Q、进水口温度传感器检测的进水口的水温T1和出水口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出水口的水温T2;判断水温T2与水温T1的进出水温差值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以及水流量值Q是否超出第二预设范围;当进出水温差值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且水流量值Q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发出提醒清洗过滤器的报警信号。本发明实现了及时提醒用户和厂家售后服务处理过滤器内的杂质及清洗空气源热泵水系统中的脏物,保证了水力模块的良好换热效果及水泵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良好运行,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机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北方煤改电中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特别是单独家庭式用户群体,煤改电项目的安装工作主要是拆除原有的锅炉热源,安装空气源热泵机组为替代热源,基于原锅炉供热出水温度高达60度以上,就会导致供暖末端内部水质钙化结垢造成阀件脏堵现象。如果结垢杂质进入水力模块的水系统,就会磨损及腐蚀水侧换热器,影响换热效果及造成水泵卡死,最终导致更换水泵及清洗脏堵的水系统,造成更换部件的损失,增加了维修费用成本,同时也相应影响产品的品质和给用户带来不满。
因此,如何解决在空气源热泵的水系统内工况参数到达预定范围时,及时提醒用户和厂家售后清洗换热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空气源热泵中的水力模块,水力模块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进水口温度传感器和出水口温度传感器,水力模块进水口通过管路与过滤器连接,在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述流量计监测的水流量值Q、进水口温度传感器检测的进水口的水温T1和出水口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出水口的水温T2;判断水温T2与水温T1的进出水温差值是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以及水流量值Q是否超出第二预设范围;当进出水温差值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且水流量值Q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发出提醒清洗过滤器的报警信号。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分别获取在水力模块进水口设置的进水口温度传感器和在水力模块出水口设置的出水口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出水口水温T2,以及获取在水力模块水系统管路上设置的水流量计检测的管路的水流量值Q,将出水口水温T2与进水口水温T1的差值和水流量值Q与预设好的工况参数(第一预设范围、第二预设范围)值比较,如果出水口水温T2与进水口水温T1的差值和水流量值Q同时超出预设好的工况参数,发出提醒清洗过滤器的报警信号,报警信号可以是发出蜂鸣声,以防止再继续开机运行时间过长,有可能引进水泵混入杂质卡死不转,最后机组报水流故障而停机,实现了及时提醒用户和厂家售后服务处理过滤器内的杂质及清洗空气源热泵水系统中的脏物,保证了水力模块的良好换热效果及水泵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良好运行,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机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先存储室外环境温度T0与进出水温差值的范围和水流量值Q的范围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8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