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旋转式蓄热氧化炉的换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7823.X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1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任玲辉;苏翔宇;张涛;刘文涛;张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昱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85 | 分类号: | F16K11/085;F16K5/04;F16K5/18;F16K2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航***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旋转 蓄热 氧化 换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旋转式蓄热氧化炉的换向阀,包括阀外框和阀体,阀体包括支撑轴以及连接在支撑轴上段的三层密封环,三层密封环的圆周面与阀外框密封接触;三层密封环与阀外框之间形成两个环形密封区域:其中,第一环形密封区域包括,相互隔绝的第一废气腔室和第一净化后气体腔室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吹扫腔室,且阀外框对应该环形密封区域的圆周上设置有若干开孔,第一废气腔室和第一净化后气体腔室通过开孔与炉腔连通;避免了第一净化后气体腔室直接与气室连通,导致废气与净化后的气体混合排出,导致净化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废气高温氧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旋转气体分配阀门,特别是用于旋转式蓄热氧化有机废气设备的换向阀装置。
背景技术
蓄热式热氧化炉(RTO)是一种新型的去除已挥发性有机物(VOCs)设备,近几年在VOCs处理领域迅速发展和普及,其工作原理是在高温下将VOCs燃烧氧化成CO2和水,达到净化目的,并回收废气分解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废气分解效率达到99%以上,热回收效率达到95%以上。蓄热式热氧化炉的主体结构由燃烧室、陶瓷填料床和切换阀等组成,目前市场上以箱体结构居多,切换阀主要是关断阀,通过开关实现切换,切换过程中同时动作会导致一部分废气进入净化室,净化效率不如旋转式蓄热式热氧化炉,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旋转式蓄热氧化炉用的旋转切换阀,不存在关断动作,匀速旋转,减少冲击,密封效果更好,耐用性更好,但是,旋转切换阀由于旋转的切换转盘与静止的腔体难以密封,造成未处理的废气直接混入已处理的气体中,导致净化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蓄热焚烧炉上用旋转切换阀,解决目前旋转阀中废气与净化气易出现混流的情况,有效提高处理废气的净化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旋转式蓄热氧化炉的换向阀,包括阀外框和阀体,阀体包括支撑轴以及连接在支撑轴上段的三层密封环,三层密封环的圆周面与阀外框密封接触;三层密封环与阀外框之间形成两个环形密封区域:
其中,第一环形密封区域包括,相互隔绝的第一废气腔室和第一净化后气体腔室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吹扫腔室,且阀外框对应该环形密封区域的圆周上设置有若干开孔,第一废气腔室和第一净化后气体腔室通过开孔与炉腔连通;
第二环形密封区域设置有与第一废气腔室对应且连通的第二废气腔室,与第一净化后气体腔室对应且连通的第二净化后气体腔室,第二废气腔室与第二净化后气体腔室相互隔绝,且阀外框对应该环形密封区域的圆周上设置有若干开孔,第二废气腔室通过开孔与待处理废气腔室连通,第二净化后气体腔室与待处理废气腔室隔绝;
还包括与阀外框下端连接的出风腔体,出风腔体一侧开设有用于排出净化后废气的出风口,出风腔体与第二净化后气体腔室连通,且与第二废气腔室隔绝。
阀外框结构呈圆锥形,且三层密封环的锥度与阀外框一致,支撑轴上套设有弹簧,弹簧顶端支撑在最底层密封环上,末端设置在支撑轴上。
弹簧两端各设置有一限位板,两限位板之间通过螺栓拉紧控制弹簧的形变量。
支撑轴的末端通过联轴节连接有用于提供动力的减速电机。
支撑轴下段开设有吹扫风进口,安装有包覆吹扫风进口的吹扫进风腔体,通过密封圈上压盖和密封圈下压盖将吹扫风密封压在吹扫进风腔体与支撑轴之间;吹扫进风腔体的进风管道伸出出风腔体用于接入吹扫风。
密封环的圆周面与阀外框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密封环圆周上的环形垫板和固定在环形垫板上与阀外框内侧面接触的环形密封圈。
阀体的转动方向为从吹扫腔室指向第一废弃腔室,且炉腔在与第一环形密封区域同高度的位置设置有若干气室,气室靠近阀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且气室开口宽度小于吹扫腔室出风口处的开口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昱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昱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7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