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直肠盥洗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7661.X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6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雍伟;颜棘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曼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31 | 分类号: | A61B1/31;A61B1/04;A61B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直肠 盥洗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肠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直肠盥洗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直肠作为人体消化器官的垃圾集合处,消化后的残渣在直肠聚集,形成人体内细菌毒素最佳的繁殖处及最大的病毒集散处。如果粪便在直肠中残留,常常会患上便秘,使得全身大部分器官无法正常有效运行,而且,由于直肠内长期囤积残留,使得直肠发生病变,而且直肠内壁是有褶皱的,如果直肠内壁产生病变,采用现有的肠镜无法有效观测到褶皱下掩盖的部位,存在检测盲区。
因此,现有的肠镜存在无法有效观测直肠病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直肠盥洗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肠镜存在无法有效观测直肠病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直肠盥洗检测装置,包括柱状软体结构,所述柱状软体结构头部呈锥形体,尾部连接底座,所述柱状软体结构连同头部的椎形的侧壁设置条状凹槽,所述条状凹槽由锥形体顶端延伸至柱状软体结构底端,在所述条状凹槽底端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微型可视装置,在所述椎形顶端设置第二微型可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条状凹槽横截面具体为V型或U型。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置震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还设置视频处理器,所述视频处理器通过数据线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微型可视装置和第二可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条状凹槽与柱状软体结构底端相交处设置有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连接震动器、视频处理器以及LED灯。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在该可视直肠盥洗检测装置中采用柱状软体结构,该柱状软体结构包括呈锥形体的头部,尾端连接底座,而且,柱状软体结构连同头部的锥形体的侧壁设置条状凹槽,该条状凹槽由锥形体顶端延伸至柱状软体结构底端,在条状凹槽底端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微型可视装置,在锥形体顶端设置第二微型可视装置,这样,第二可视装置能够观测直肠前方位置的病变状况,第一可视装置通过该柱状软体结构旋转过程中拨开侧壁的褶皱,观测侧壁褶皱掩盖部位的病变状况,进而能够更加有效的观察直肠病变。
2、由于在底座内设置震动器,能够更有效地将直肠侧壁的褶皱拨开,便于观测。
3、由于在条状凹槽与柱状软体结构底端相交处设置LED灯,从而提供光照,使观测的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视直肠盥洗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可视直肠盥洗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肠镜存在无法有效观测直肠病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直肠盥洗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柱状软体结构10,该柱状软体结构10头部呈锥形体,尾部连接底座20,改柱状软体结构连同头部的锥形体的侧壁设置条状凹槽30,该条状凹槽30由锥形体顶端延伸至柱状软体结构10底端,在该条状凹槽30底端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微型可视装置301,用于观测直肠侧壁的病变情况,由于该第一微型可视装置301距离侧壁有一定距离,能够使得该第一微型可视装置301观测得更加清楚,在锥形体顶端设置第二微型可视装置101,用于观测直肠通道前方是否有病变。同时,由于采用在柱状软体结构10侧壁设置条状凹槽30,使得在转动该柱状软体结构10时,能够将直肠侧壁的褶皱拨开,更加细致的观测直肠侧壁。而且,配合不同方位设置的微型可视装置,能够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观测直肠病变,相较于现有的检测装置能够检测的更加细致,更加全面,该可视装置具体可以是摄像头。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条状凹槽30的横截面具体为V型或者U型,这里主要是借该条状凹槽30与柱状软体结构10侧壁形成的棱实现剥离褶皱的目的,因此,凹槽的形状可以任意设定,并不做限定。同时将至少一个第一微型可视装置设置于凹槽底端,是为了使得第一微型可视装置能够保证与直肠侧壁留有一定距离,使得满足该第一微型可视装置的焦距范围,这样,观测到的侧壁状况才会更加清晰。
柱状软体结构10底端设置螺旋壁,对应的底座20设置成螺旋内壁,这样柱状软体结构10与底座20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该底座20内设置有震动器201,当开启震动器时,能够通过震动将直肠内壁进行有效拨开,避免疼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曼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曼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76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等离子过滤器
- 下一篇:高压电离废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