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丹参干燥过程水分分布的无损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7237.5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1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崔莉;王晓;刘伟;耿岩玲;纪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丹参 干燥 过程 水分 分布 无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干燥过程水分分布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生料带将不同干燥时间、不同干燥温度的丹参样品进行密封包覆,将包覆后的丹参样品在室温条件下放置3~5min;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获得T2谱图和质子密度加权图像,将T2谱图中10ms与100ms处作为分界,0.1~10ms为结合水,10~100ms为不易流动水,100~1000ms为自由水,峰积分面积作为水的相对含量,从而获得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及自由水的相对含量,根据质子密度加权图像获得丹参样品中的水分在丹参样品中的分布位置,从而获得不同干燥时间、不同干燥温度的丹参样品的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及自由水的分布状态,进而得到丹参干燥过程中水分分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炮制技术领域,涉及丹参炮制的干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丹参干燥过程水分分布的无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又名血参、紫丹参、红根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是一种大宗中药,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现代医学证明,丹参有扩张血管和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我国老年人比例逐渐增大,他们是心脑血管和肝病的高发群体,市场对丹参商品的需求量也将与日剧增。目前丹参已经实现规模化种植,由于规模化种植,对丹参产地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地干燥加工已成为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丹参如果得不到及时、高效、高质量的干燥,含水量过大可引起中药材外观颜色变深、霉变;有效成分更容易氧化损失,致使中药材稳定性降低,甚至产生毒性,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使用、质量和外观等。
丹参传统的干燥主要采用阴干或晒干的方式,干燥周期长,随着丹参需求量及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干燥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新鲜丹参的干燥技术严重影响着丹参产业的发展。有研究表明与常规的阴干、晒干等干燥方式相比,热风干燥丹参药材外皮呈鲜亮的红色,断面淡黄色,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丢失少,且干燥时间短、效率高。有的研究者应用微波干燥、冷冻干燥以及真空干燥进行丹参进行干燥处理,对比不同方式干燥的丹参样品中多酚酸组分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微波干燥和真空加压干燥中,冷冻干燥应用到丹参的干燥对丹参多酚组分含量的影响最小。有的研究者采用户外晾晒、真空微波干燥、恒温鼓风烘烤3种方式干燥新鲜丹参,并对完全干燥的样品中的浸出物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恒温鼓风烘烤对醇溶性浸出物成分的保留有利,户外晾晒有利于丹参素和酚酸B等成分的保留。
不同产地生产的丹参,由于土壤及气候条件的不同,新鲜丹参的水分含量及水分分布会有差异,因而需要进行大量的条件探索试验,从而找出最佳的丹参烘干工艺,然而在确定最佳工艺的过程中,需要浪费大量的原料、能源及时间,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丹参干燥过程水分分布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能够快速有效的检测丹参干燥过程中水分分布情况,从而能够为快速确定丹参干燥工艺提供基础,同时还能够减少原料的浪费。
然而在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丹参干燥过程中水分分布情况时,为了防止干燥的温度影响核磁共振仪的准确度,需要将从干燥箱中取出的丹参样品降温,而在降温的过程中,会使得外界环境与丹参样品之间、丹参样品不同结构部位之间进行能量交换,丹参样品中的部分水会随着能量的交换发生移动,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丹参干燥过程水分分布的无损检测方法,
(1)取不同干燥时间、不同干燥温度的丹参样品,采用生料带将丹参样品进行密封包覆,将密封包覆后的丹参样品在室温条件下放置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7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