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装置、照明装置以及照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7163.5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9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司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装置 照明装置 启动模块 照明系统 输出端 输入端 电源 负载提供电源 非正常状态 电源电压 负载运行 切断电源 预定义 重启 监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驱动装置,包括输入端,用于接收来自电源的电源电压;输出端,用于向负载提供电源电压,以在启动负载后保持负载运行;以及启动模块,连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用于启动负载,其中,启动模块能够根据对电源的预定义的非正常状态的监测永久禁止启动负载,并且其中能够通过完全切断电源来重启驱动装置。本发明还涉及包括驱动装置的照明装置,以及包括照明装置的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驱动装置,尤其是用于应急照明装置的驱动装置,而且还涉及包括该驱动装置的照明装置,以及包括该照明装置的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照明装置,尤其是应急照明装置而言,如果遇到电源处于非正常状态的情况,例如电源处于开路或者短路而工作在打嗝模式下,那么实现照明装置的启动控制作用的电子控制装置不应当在这种非正常状态下尝试重复地启动。因为尤其紧急照明装置对输入电流的限制较大,所以在非正常状态下照明装置不能有会造成超出限制的重复启动行为。但是,处于打嗝模式下的电源所进行的重复启动会生成超过紧急照明所要求的最大峰值电流。而且,这种重复启动动作尤其会不良地影响周围电源系统,例如EATON或者INOTEC系统中的监视模块的通信。即使无法立即完全停止尝试重复启动,但仍需要在预定的时间内,例如一秒钟内停止这种尝试启动的动作。
现有的技术使用了具有两级拓扑结构的驱动器,该驱动器包括PFC功率因数校正以及欠压闭锁电路。当电源输出处于开路状态时,驱动器能够触发欠压闭锁电路并且进行闭锁操作,由此电子控制装置会被转换至短路状态。当电源输出处于短路状态时,驱动器的DC/DC部分会进行重启尝试,但是由于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会一直处于工作状态,那么在电子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不会有任何重启尝试。由此可见,因为这样的驱动器必须设置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且其必须一直工作,那么驱动器无法实现为单级拓扑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所描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照明装置的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驱动装置的照明装置和包括该照明装置的照明系统。根据本发明的新型驱动装置不需要前置级的PFC功率因数校正,并且能够以单级拓扑结构实现。而且,该驱动装置不仅能够在电源处于开路状态而且还能够在电源处于短路状态下实现闭锁操作,避免不期望的重复启动行为。此外,相比于现有的驱动器,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在电源处于非正常状态时能够将输入功率限制在大约0.3W,而现有技术的驱动器的输入功率为大约5W,这尤其能够节省电源的消耗。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通过这样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驱动装置来实现,该驱动装置包括:输入端,用于接收来自电源的电源电压;输出端,用于向负载提供电源电压,以在启动负载后保持负载运行;以及启动模块,连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用于启动负载,其中,启动模块能够根据对电源的预定义的非正常状态的监测永久禁止启动负载,并且其中能够通过完全切断电源来重启驱动装置。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当电源处于非正常状态下能够有效地进行闭锁操作,使得启动模式失效,防止因为电源处于打嗝模式而使得电子控制装置重复地启动,进而造成对周围电源系统的通信装置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在需要重复使用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可通过完全切断电源来重启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启动模块包括开关单元和导通控制单元,其中,导通控制单元响应于预定义的非正常状态使得开关单元截止。在预定义的非正常状态下,驱动装置能够切断启动电流路径,即使阻止电子控制装置的重复启动。而且,在电源处于非正常状态时,作为负载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电源电压会降低至额定工作范围以外,这使得电子控制装置停止工作,并且电子控制装置的输入电流能够符合应急照明最低电流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司朗有限公司,未经欧司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7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