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头、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5892.7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1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26;H01R13/46;H01R13/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刘畅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连接器 以及 | ||
1.一种触头,该触头具有:主体部;以及接触部,其在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与对方的被接触部接触,所述触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有:底面部;以及侧面部,其从所述底面部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个侧边立起设置,
在所述底面部上,从与所述侧面部垂直的一侧的端边延伸设置有接触片,
所述接触片具有:立起设置部,其从所述底面部的所述端边朝向立起设置有所述侧面部的一侧弯曲;以及所述接触部,其从所述立起设置部的与所述底面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弯曲而朝向与所述主体部相反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立起设置部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限制所述立起设置部向所述主体部侧移动的限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是向所述立起设置部的形成有所述侧面部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的,
所述限制部形成为如下的结构:在所述接触片向所述主体部侧移动的情况下,所述限制部与所述侧面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是从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面部以与所述底面部对置的方式延伸设置而形成的,
所述限制部形成为如下的结构:在所述接触片向所述主体部侧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立起设置部与所述限制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面部的靠所述接触片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向所述接触片侧突出的辅助突起,
所述接触片配置在所述辅助突起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触片的位于与所述立起设置部相反的一侧且比所述接触部靠前的端部上形成有钩挂部,该钩挂部在触头被安装并收纳到外壳中的情况下进行钩挂。
6.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个所述触头;以及外壳,其形成有收纳所述触头的多个触头收纳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所述触头收纳部形成为上层侧和下层侧这两层,所述上层侧的触头收纳部和所述下层侧的触头收纳部分别交错地配置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头在被收纳在所述上层侧的触头收纳部中的情况下和被收纳在所述下层侧的触头收纳部中的情况下以上下互相反转的状态被收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收纳在所述上层侧的触头收纳部中的上层侧触头和收纳在所述下层侧的触头收纳部中的下层侧触头分别在所述接触片的位于与所述立起设置部相反的一侧且比所述接触部靠前的端部上形成有钩挂部,该钩挂部在触头被安装并收纳到所述外壳中的情况下进行钩挂,
所述上层侧触头的所述钩挂部和所述下层侧触头的所述钩挂部成为分别上下对称的形状,
在钩挂于所述外壳的情况下,所述上层侧触头的所述钩挂部和所述下层侧触头的所述钩挂部排列成一列。
10.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6~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所述插座连接器;以及
底座连接器,其具有:多个底座触头,它们与设置在所述插座连接器中的所述触头接触;以及底座外壳,其收纳所述底座触头,
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所述底座连接器装拆自如地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座连接器的所述外壳上形成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进行与所述底座外壳的卡定和卡定的解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58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音频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