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总线网络通讯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5787.3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7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国;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英安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总线 网络通讯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总线网络通讯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内部局域网以及分别与所述内部局域网连接的网络报警主机和若干扩充总线,所述扩充总线上连接有若干总线扩展模块,所述扩充总线与所述内部局域网之间设有总线网络通讯转换接口模块,所述总线网络通讯转换接口模块将所述扩充总线的RS485接口转换为TCP/IP接口接入所述内部局域网,所述总线扩展模块通过TCP/IP方式传输到所述网络报警主机,所述总线网络通讯转换接口模块设有网络接口,所述网络接口用于所述总线扩展模块级联并且通过地址码拨码实现若干条逻辑总线接入。本发明充分利用总线结构的优势,同时,化解总线线路带来的各种缺陷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总线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总线网络通讯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总线制报警系统中最常用的通信方式为RS-485通信方式,采用两线制接线方式,RS-485最大通信距离为1200米。采用RS-485总线通讯方式的系统结构,报警主机可接入多条485总线线路,在每条总线延伸出的1200米内,可以在任意处接入总线通信模块,总线通信模块将前端探测器信号通过485总线传输到报警主机,实现远距离报警,这种报警系统结构广泛应用在学校、博物馆、楼宇、厂矿企业等环境当中。总线系统既有其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以下缺陷:
1)对总线线路结构要求较高,最佳的布线方式是总线中所有模块之间采用“手拉手”的方式进行总线连接,即采用菊花链的总线拓朴结构。一般情况下,485总线尽量不采用多条分支进行星型连接布线,这样可能导致通讯不稳定,因为星型结构会产生反射信号,从而影响到485通信。总线到每个终端设备的分支线长度应尽量短,一般不要超出5米。分支线如果没有接终端,会有反射信号,对通讯产生较强的干扰。
2)对总线线路布线环境要求较高,所有485总线通信信号线应尽量远离干扰源,信号线应走弱电井,严禁与强电(如220V住宅电源)或射频信号线路(如CATV、大信号音频线)并行走线,若并行走线,距离应大于2米,更不能捆扎在一起。强电场的地方还要考虑采用镀锌管屏蔽。
3)后期维护成本较高,由于所有的总线设备均共用同一条485总线,若总线中某一模块出现故障,如总线短路,这样势必造成整条总线线路的故障,导致总线中其他模块也无法被系统识别,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后期维修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时间逐个模块检查,直到找到故障模块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总线网络通讯系统及其方法,充分利用总线结构的优势,同时,化解总线线路带来的各种缺陷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总线网络通讯系统,包括内部局域网以及分别与所述内部局域网连接的网络报警主机和若干扩充总线,所述扩充总线上连接有若干总线扩展模块,所述扩充总线与所述内部局域网之间设有总线网络通讯转换接口模块,所述总线网络通讯转换接口模块将所述扩充总线的RS485接口转换为TCP/IP接口接入所述内部局域网,所述总线扩展模块通过TCP/IP方式传输到所述网络报警主机,所述总线网络通讯转换接口模块设有网络接口,所述网络接口用于所述总线扩展模块级联并且通过地址码拨码实现若干条逻辑总线接入。
优选的,所述总线网络通讯转换接口模块包括分别接入所述内部局域网的第一总线网络通讯转换接口模块、第二总线网络通讯转换接口模块、第三总线网络通讯转换接口模块和第四总线网络通讯转换接口模块,所述总线网络通讯转换接口模块将所述总线扩展模块的RS485接口转换为TCP/IP接口接入所述内部局域网。
优选的,所述总线扩展模块包括分别接入所述扩充总线的若干防区总线通信模块、继电器总线通信模块和LCD系统控制键盘,每个所述扩充总线最大支持64个所述总线扩充模块,所述防区总线通信模块包括分别接入所述扩充总线的单防区单输出总线通信模块、双防区总线通信模块、四防区总线通信模块和十六防区总线通信模块,所述继电器总线通信模块为8路继电器总线通信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英安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英安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5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