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无双棱线单晶硅的提拉生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5714.4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马野;秦朗;李昀珺;何翠翠;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神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周明飞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无双 棱线 单晶硅 生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无双棱线单晶硅的提拉生长方法,包括熔料、洗晶、引晶、放肩、等径生长、拉脱和冷却;在放肩过程中,控制晶体的自转速度为8‑9rpm,并对晶体的生长速度进行控制:当晶体长度0<d≤10mm时,晶体的初始生长速度为27‑33mm/h;当晶体长度10<l≤70mm时,晶体的生长速度为30‑36mm/h;当晶体长度70<l≤100mm时,晶体的生长速度为28‑34mm/h;当晶体长度100<l≤130mm时,晶体的生长速度为19‑26mm/h;当晶体长度130<l≤170mm时,晶体的生长速度为18‑22mm/h;完成放肩控制后,晶体开始等径生长,最后拉脱、冷却。本发明的生长方法,通过对晶体生长转速和放肩过程的控制,生长出的单晶硅无双棱线、Swirl缺陷少且头部含氧量低,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晶体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直径无双棱线单晶硅的提拉生长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以及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三业及支撑配套业共同发展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格局,而单晶硅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由全球市场需求的12英寸(300mm)晶圆片,需求直径逐渐增大至17英寸以上,且需求量越来越大。生产单晶硅的方法主要有CZ法(直拉法)、FZ法(区熔法)和外延法。其中直拉法是生产单晶硅的最广泛的方法。
在生产大直径的半导体单晶硅过程中,由于半导体单晶直径在17英寸以上,随着直径的增大,在提拉过程中,熔体与晶体之间的对流也随之增强。因此,在等径初期,半导体单晶表面易出现双棱线现象,会影响半导体单晶的头部氧含量,同时,会产生Swirl微缺陷,从而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及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大直径无双棱线单晶硅的提拉生长方法,保证生长出的单晶硅无双棱线。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直径无双棱线单晶硅的提拉生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硅晶体原料加入到坩埚中熔化,形成稳定流动的熔体;
步骤2:将籽晶自熔体表面上方缓慢下降,将籽晶末端浸入熔体液面以下21-25mm处,并在25-35mm距离内反复升降,进行洗晶处理;
步骤3:将洗晶处理后的籽晶移动至熔体中,旋转籽晶,同时向上提拉籽晶,重复8-12次后完成引晶;
步骤4:引晶后,采用向上旋转提拉对晶体生长进行放肩控制,控制所述晶体的自转速度为8-9rpm,并对晶体的生长速度进行控制:
当晶体长度0<l≤10mm时,晶体的初始生长速度为27-33mm/h;
当晶体长度10<l≤70mm时,晶体的生长速度为30-36mm/h;
当晶体长度70<l≤100mm时,晶体的生长速度为28-34mm/h;
当晶体长度100<l≤130mm时,晶体的生长速度为19-26mm/h;
当晶体长度130<l≤170mm时,晶体的生长速度为18-22mm/h;
步骤5:晶体开始等径生长,当晶体质量达到一定数值并且不再增加后,增大提拉速度,使晶体与坩埚完全脱离。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中的晶体在自转的同时坩埚也在旋转,所述坩埚的转速为8-9rpm,旋转方向与晶体自转方向相反。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中的晶体的提拉速度为0.4-7mm/h。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中的籽晶的提拉速度为60-70mm/h。
优选的是,还需要进行抽真空处理,并通入氩气,所述氩气的流量为25-30sl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神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锦州神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57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坩埚侧部保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长方形蓝宝石单晶用加热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