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仰拱下保温中心沟台阶式检查井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5300.1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0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富;杨昌贤;段程鹏;王浩;李光京;安玉红;刘毅;曲耀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03F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3 | 代理人: | 王龑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仰拱下 保温 中心 台阶 检查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隧道检查井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仰拱下保温中心沟台阶式检查井结构。
背景技术
工程实践经验表明,隧道深埋排水设施是寒区隧道保温排水的关键,可有效的防范衬砌挂冰、道床积冰、底鼓等不良病害。而为保证运营期间寒区隧道的排水通畅,通常沿隧道深埋排水设施的纵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中心沟检查井以便在运营期间对隧道深埋排水系统进行必要的检查、维修作业。
现有的隧道中心沟检查井一般为立井,检查、维修作业时需通过设置于检查井内壁上的钢爬梯下到检查井底部进行必要的检修作业。而受限于隧道内净空尺寸,中心沟检查井横截面净尺寸往往仅按满足必要检修作业要求设置,且为满足寒区隧道保温排水的要求,隧道深埋排水设施一般设置于隧道结构以外一定深度的围岩中,造成寒区隧道中心沟检查井比一般温和地区深,加之本身断面较小,使得运营期间对寒区隧道排水系统的检查、维修作业难度和工作量均急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仰拱下保温中心沟台阶式检查井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仰拱下保温中心沟台阶式检查井结构,包括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和设置于仰拱下线路纵向与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连通的的隧道深埋中心沟。所述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沿线路纵向由顶部向下设置侧向步梯,所述侧向步梯下端通过检修平台与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相连,所述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对应检修平台处设置可经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对隧道深埋中心沟实施检查、维修作业的开孔;所述侧向步梯顶部设置盖板封闭,所述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井内与检修平台顶面等高处设置浸油木盖板及保温层封闭和保温。
所述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沿线路纵向两侧均可设置侧向步梯。
所述侧向步梯由上至下依次穿越仰拱填充、仰拱二次衬砌以及仰拱初期支护,其宽度宜与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内缘等宽。
所述侧向步梯下端与检修平台顶端贴合,所述侧向步梯位于仰拱二次衬砌及检修平台之间的台阶采用与仰拱二次衬砌同级的混凝土现浇而成。
所述侧向步梯顶端与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之间铺设封闭用盖板。
所述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侧向开孔净高不宜小于2m,宽度宜与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内缘等宽,且底部宜与检修平台顶面齐平;所述侧向开孔顶部设置梗腋加强。
所述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井壁下部宜设置方便进入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底部对隧道深埋中心沟内部实施检查作业的钢扶手及爬梯。
所述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井内与检修平台顶面等高处设置浸油木盖板封闭,所述浸油木盖板上方设置保温层保温。
所述检修平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其下端与隧道深埋中心沟密贴,其上端与仰拱初期支护间孔隙采用与仰拱初期支护同级的喷射混凝土回填密实。
所述保温层采用外包土工布的酚醛泡沫保温板分块塞紧。
本发明减少了隧道底部结构混凝土工程量,提高了隧道排水系统的防寒保温能力,降低了隧道深埋排水设施的检查、维修的作业难度,从而保证了隧道运营安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 是图1中沿Ⅰ-Ⅰ线的平面剖视图;
图3 是图1中沿Ⅱ-Ⅱ线的平面剖视图;
图4 是图1中沿Ⅲ-Ⅲ线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5 是图1中沿Ⅳ-Ⅳ线的横截面剖视图;
其中:
1侧向步梯2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
3检修平台4保温层
5浸油木盖板6隧道深埋中心沟
7仰拱填充8仰拱二次衬砌
9仰拱初期支护10 钢扶手及爬梯
11 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隧道仰拱下保温中心沟台阶式检查井结构,包括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2和设置于仰拱下线路纵向与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2连通的隧道深埋中心沟6。所述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2沿线路纵向设置侧向步梯1,所述侧向步梯1下端通过检修平台3与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2相连,所述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2对应检修平台3处设置可经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2对隧道深埋中心沟6进行检查、维修作业的开孔。
所述深埋中心沟保温检查井2沿线路纵向两侧均可设置侧向步梯1,每级台阶高度均不大于0.2m,宽度均不小于0.2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5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