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5206.6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2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欧根·马卡罗夫;埃德加·萨尔弗德;弗洛里安·韦策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9/14;H02K9/22;H02K11/30;H02K5/04;H02K5/20;F0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翟国明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器部件的机械致动的调节装置。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装配有这样的调节装置的排气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在许多机器中存在需要机械地致动的部件,使得各个部件能够在相应的机器内部实现分配至其的功能。在此作为机器优选为排气涡轮增压器,其例如能够具有可变涡轮机几何结构或者作为能够致动部件的废气门阀。因此,这样的排气涡轮增压器能够装配有调节装置,从而根据需要致动可变涡轮机几何结构或者废气门阀。当然,其他机器也能够装配这样的调节装置。例如,泵能够代表这样的具有作为能够致动的部件用于调节体积流量的阀的机器。同样可行的是,将排气再循环系统解释为机器,其具有排气再循环阀,用于作为能够致动的部件调节排气再循环速率。该机器还能够装配有调节装置,用于致动排气再循环阀。
适于机器的部件的机械致动的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布置在所述外壳中、用于驱动布置在外壳外部的致动器的电动机,所述致动器设置为用于联接至待致动的各个部件。在外壳中能够布置调节装置的另外的部件,诸如例如,驱动地布置在电动机的驱动轴与各个致动器之间的传动装置。同样电子系统能够布置在外壳中,尤其是用于检测当前位置或致动器相对于外壳的旋转位置的传感器。
由于制造技术原因,调节装置的外壳通常具有多个外壳部,通常为两个外壳部。依据应用,作为使用领域的结果,例如依据排气涡轮增压器或排气再循环系统,这样的调节装置暴露至较高的环境温度。在这方面,具有低重量、优良的导热率的铸铝外壳被频繁使用。已知的是,电的以及电子部件的使用寿命强烈地取决于操作温度;操作温度越高,使用寿命越短。在具有电动机的调节装置的情况下,其他的复杂因素为电动机本身在操作期间产生的热量。
通常从现有技术已知的是调节装置一方面具有金属外壳部,而另一方面为塑料制成的外壳部。在由塑料制成的外壳部的构造中,由于塑料具有缺乏的导热率,所以散热经常成为问题。具有以集成的方式布置的、流体能够流动通过的冷却通道的外壳对于这样的调节装置的冷却也是充分已知的。
从WO2014/090946A2已知的是包括由多个外壳部组成的金属外壳的致动器、电动机、致动器、使电动机的运转适应于致动器的传动机构以及用于激发电动机的电子系统,其中至少一个外壳部由塑料组成,并且散热器布置在由塑料组成的外壳部的区域中。散热器具有用于电子系统的热连接表面,并且连接至金属外壳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关于如下问题:针对上述类型的调节装置提供改进的、或者至少是不同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通过电子系统的减小的热负荷,以及由于更简单的生产过程尤其是能够更节约成本地制造。
该问题通过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调节装置来解决,以及通过权利要求17的主题排气涡轮增压器来解决。有益的实施例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基于如下的主要构思:位于第一外壳部中的致动装置、位于第一外壳部中的电子系统,特别是传感器系统,热连接至位于第二外壳部中的冷却通道,从而因此对其进行冷却。为此目的,致动装置具有两部分的外壳,其具有第二外壳部以及由塑料制成的第一外壳部。电动机布置在第二外壳部中,所述电动机通过其驱动轴至少沿轴向突出到第一外壳部中,以驱动布置在外壳的外部的致动器以联接至待致动的部件。而且,冷却通道形成在第二外壳部中,冷却剂能够流过所述冷却通道,所述冷却剂流体地连接至设置在外壳的外部的冷却剂入口接口以及设置在外壳的外部的冷却剂出口接口。对于本发明必要的是,轴向的凹槽至少设置在第一外壳部中的电子系统的区域中,在所述凹槽中在第二外壳部上沿轴向突出的导热凸起至少在电子系统的区域中延伸。
在有益的实施例中,凸起以导热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电子系统。而且,凸起因此能够直接抵接电子系统或者经由电绝缘件和/或导热层间接地抵接电子系统。方便地,凸起至少在与电子系统接触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导电涂层,从而实现电子系统与流过冷却通道的流体之间的电气绝缘。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冷却通道在圆周方向上围绕电动机延伸,并且沿径向限定在第二外壳部向外的液密的外套壁与第二外壳部向内的液密的内套壁之间。内套壁由此在圆周方向上封闭第二外壳部的电动机所插入的接纳空间。方便地,布置在第二外壳部中的冷却通道在面向第一外壳部的一侧开放,并且以液密的方式通过其上的第一外壳部的布置而沿轴向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马勒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5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