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4787.1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0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P·泰珀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72 | 分类号: | F16D13/72;F16D13/52;F16D13/6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装置 | ||
离合器装置(1,17),其包括至少一个外离合器片支架(2)和至少一个内离合器片支架(3,4),该所述外离合器片支架配属多个外离合器片(5),给所述内离合器片支架配属多个内离合器片(6),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内离合器片支架(3,4)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外离合器片支架(2)具有从动毂(8,9)或者与从动毂(8,9)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内离合器片支架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外离合器片支架借助于所述从动毂与所述离合器装置(1,17)的输出元件连接或者能连接,其中,所述从动毂(8,9)具有至少一个导流元件(10,12,1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外离合器片支架和至少一个内离合器片支架,给所述外离合器片支架配属多个外离合器片,给所述内离合器片支架配属多个内离合器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内离合器片支架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外离合器片支架具有从动毂或者与从动毂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内离合器片支架或者所述至少一个外离合器片支架借助于所述从动毂与离合器装置的输出元件连接或者能连接。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充分地已知这类的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尤其用在机动车中,以便使输入元件与至少一个输出元件可松脱地连接。所述离合器装置尤其作为双离合器使用,其中,输入元件、例如输入轴可与两个输出元件、例如两个变速器输入轴可选地连接。为了将转矩从内离合器片支架传递到外离合器片支架上或者反之、即为了将转矩从输入元件传递到所述或者一个输入元件,必需的是,使内离合器片和外离合器片产生摩擦接触。由于摩擦锁合而产生热,所述热必须被导出。在湿式运行的双离合器中,即由液体冷却的这样的双离合器中,由内离合器片和外离合器片构成的离合器片组通过环流它们的液体、例如油进行冷却。对此,已知,相对于离合器装置的旋转轴线从径向内部向外部输送所述油。在此,必须确保,把冷却油引到离合器片组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离合器装置,在该离合器装置中,改进所述离合器片组的冷却。
为了解决该任务,在开篇所提到类型的离合器装置中,根据本发明设置,从动毂具有至少一个导流元件。
因此,本发明基于如下构思:不像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的这样,必需的是,例如板材直接附接在内离合器片支架上并且由此实现油室的几乎完全的密封。根据本发明,取而代之地,借助于导流元件实现,把为了冷却离合器片组所使用的流体、尤其冷却油引导到所述一个或者说一些离合器片组上。
在双离合器中,优选地,导流元件布置在第一子离合器、例如径向内置的子离合器的内离合器片支架的从动毂上或者布置在第二子离合器、例如径向外置的子离合器的内离合器片支架的从动毂上。不言而喻地,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的子离合器可径向或者轴向地布置,其中,也可任意地选择离合器装置的操纵。
按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的第一替代方案,可设置,至少一个集成到从动毂中的导流元件构造为通道或者构造为凹槽或者构造为打通部(Durchbrechung)。因此,设置,在从动毂自身中集成有导流元件、例如呈通道或者打通部或者说钻孔的形式的导流元件。通过这种在从动毂自身中集成的导流元件将为了冷却所使用的流体或者说为了冷却所使用的液体从径向内部向径向外部引导并且通过导流元件使其这样转向,使得其确定地流至离合器片组中的一个位置,从而可改进离合器片组的冷却。
对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装置的所说明的构型替代地或者附加地,可设置,至少一个集成到从动毂中的导流元件具有从从动毂突出的导流面。根据这种构型,通过导流面实现,从径向内部流向外部的工作流体可确定地转向。例如冷却油可确定地沿着导流面流动并且由此被引导至离合器装置中的期望位置。在此,导流面这样由从动毂突出,使得由于离心力而加速的流体在导流面上沿着流过或者说流动。
以上所说明的变型尤其适合用于生产,因为例如导流元件可借助于车削工艺(Drehprozess)与从动毂一起集成地构造。因此,导油几何结构可直接地集成到从动毂中并且与从动毂一起得到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4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