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无人机监测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宽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4437.5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毛江鸿;张军;金伟良;俞凯奇;何建明;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交工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海曙钧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1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无人机 监测 混凝土结构 表面 裂缝 宽度 方法 | ||
1.一种利用无人机监测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a、在无人机上安装刻度产生装置:机架(1)上设有一个向前的延展气缸(17),延展气缸(17)的活塞杆前端固定有一个挡板(14),挡板(14)上贯穿有多个平行的长通孔(15),延展气缸(17)活塞杆中段设有一个墨盒(13),墨盒(13)前部设有一个喷嘴(16);
b、驱动无人机在目标混凝土结构表面(2)飞行,当无人机的普通摄像头发现裂缝(3)后,无人机悬停在裂缝(3)前方;
c、无人机的刻度产生装置动作:延展气缸(17)前伸,使得挡板(14)和喷嘴(16)靠近目标混凝土结构表面(2)的裂缝(3),喷嘴(16)向前喷墨,墨汁经过挡板(14)的各个长通孔(15),在目标混凝土结构表面(2)喷涂出多条宽度不同的墨迹式刻度(18);使目标混凝土结构表面(2)的裂缝(3)附近出现刻度;
d、用无人机的高清摄像头正对裂缝(3)拍照,使得裂缝(3)和刻度出现在同一张照片内;
e、在电脑上用Photoshop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将刻度移动到裂缝(3)上;
f、直接根据刻度读出裂缝(3)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无人机监测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的刻度产生装置是指,无人机的机架(1)设有弓弩(6),机架(1)的顶部设有一个水平套筒(7),水平套筒(7)内活动套合有一根触杆(8),触杆(8)尾部与弓弩(6)的扳机(6.1)之间经一根拉索(9)连接;弓弩(6)上弦时,触杆(8)前端前凸于弩箭(6.2)前端;弩箭(6.2)头部设有海绵顶头(5),海绵顶头(5)经胶与一个带刻度的薄膜(4)的后表面粘结,薄膜(4)前表面也涂胶,薄膜(4)前表面的胶的粘性大于薄膜(4)后表面的胶;弩箭(6.2)后端与弓弩(6)之间设有连接绳;
步骤c中的动作是指,无人机沿垂直于目标混凝土结构表面(2)的方向前进,触杆(8)触碰到墙面而后退,带动拉索(9)扳动扳机(6.1),弩箭(6.2)射出,利用弩箭(6.2)对墙面的撞击力,使得带刻度的薄膜(4)粘结在目标混凝土结构表面(2)的裂缝(3)附近后,弩箭(6.2)在连接绳作用下与薄膜(4)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无人机监测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宽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的刻度产生装置是指,机架(1)设有向前的顶推气缸(10)和向后的平衡气缸(11),平衡气缸(11)的活塞杆上设有配重块(12);顶推气缸(10)的活塞杆前部设有海绵顶头(5),海绵顶头(5)经胶与一个带刻度的薄膜(4)的后表面粘结,薄膜(4)前表面也涂胶,薄膜(4)前表面的胶的粘性大于薄膜(4)后表面的胶;
步骤c中的动作是指,启动顶推气缸(10),将带刻度的薄膜(4)按压粘结在目标混凝土结构表面(2),且平衡气缸(11)同步带动配重块(12)后移;薄膜(4)在目标混凝土结构表面(2)粘结牢固后,顶推气缸(10)回缩,与薄膜(4)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交工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交工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44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菌ncRNA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共享设备分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