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驱动的自适应的地震信号相干体属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3983.7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6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怀;张兵;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干体 地震信号 属性分析 数据驱动 自适应 相干 分析 三维地震数据体 三维数据体 地层识别 局部波形 局部信息 空间分析 时间序列 算法计算 提取信号 地震道 第三代 数据体 有效地 遍历 时窗 算法 | ||
1.一种数据驱动的自适应的地震信号相干体属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空间分析窗的大小;
步骤2:确定三维地震数据体中的一个分析点,对分析点所在空间窗内地震道做在分析点时刻的TT变换,得到相应的局部波形:假设空间窗大小为N×N,分析点所在时刻为τ,在分析点所在空间窗内,对各地震道做关于τ时刻的TT变换,可以得到N×N个局部时间序列;
di(t|τ)=TT[si(t)|τ] i=1,2,…,N×N
其中:di(t|τ)为τ时刻第i道地震记录的局部波形,TT[s|τ]表示对信号s做在τ时刻的TT变换;
步骤3:对上述局部时间序列,采用C3相干体算法计算该分析点处的相干值;
步骤4:将以上算法遍历三维数据体中的每一个数据点,得到该数据体的整体相干体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驱动的自适应的地震信号相干体属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计算信号的TT变换,其表达式为:
其中:S(τ,f)是对信号s(t)的S变换,S变换有很多种,包括:经典的S变换和广义S变换;S变换都能够用来计算TT变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驱动的自适应的地震信号相干体属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TT变换还能够通过小波变换实现,具体如下:
第一,对待分析的信号s(t)做小波变换,得到变换结果Ws(a,τ),该结果也称时间—尺度谱,其中a,τ分别是尺度和时间平移;
第二,将小波变换的时间—尺度谱转化为时间—频率谱,即瞬时谱:
第三,对瞬时谱做逆傅里叶变换,得到TT变换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39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钻孔机
- 下一篇:铝电解槽立柱母线组“4+6”轴组合式专用多轴钻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