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3901.9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0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贾忠军;央青卓玛;刘生玺;任建民;孙保磊;冶海平;杨军;赵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22 | 分类号: | H01B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810600 青海省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固定器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线固定器及绝缘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20kV及以下电力线路用于导线支撑和紧固的针式绝缘子,主要有两类复合或瓷质,复合绝缘子由于轻便、较柔软易运输(不怕碰撞)和良好的电气性能而大有替代瓷质绝缘子的趋势。
但随着大量的应用和长期的运行实际工况而言,也逐步显现出许多问题。此类针式复合绝缘子均采用螺栓线夹固定导线,导线应力分布较集中,使导线承受应力的能力严重下降。线夹若紧固过大,会影响线夹承受不平衡荷载的能力,同时也会造成导线线夹局部小区域内静态应力增加,增大导线动态弯曲应力下从线夹两侧断股甚至断线的几率;线夹若紧固过松,会造成导线在线夹内的滑移从而引发导线的磨损,最终引起断股甚至断线故障。即使线夹紧固合适,导线在固有线夹静态集中应力作用下,随着导线自然环境下的动态弯曲应力作用下,线夹两侧导线接触处会频繁承受应力作用而出现金属疲劳,最终会导致两侧导线断股甚至断线故障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导线固定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导线应力分布较集中,引起断股甚至断线故障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导线固定器的绝缘子。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导线固定器,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容置槽。与第一夹持部连接的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容置槽相对的第二容置槽,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共同形成两端开放的容置空间。以及用于供导线穿过的预绞式螺旋空管。其中,预绞式螺旋空管被夹持在容置空间中,且预绞式螺旋空管的两端均延伸至容置空间的两端外。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导线固定器,其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共同形成两端开放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预绞式螺旋空管,且预绞式螺旋空管被夹持在容置空间中,且预绞式螺旋空管的两端均延伸至容置空间的两端外。采用预绞式螺旋空管夹持导线,使得导线固定器具备自助调整导线握紧力的功能,且随导线承受的拉力增减而增减,可防止导线滑移而出现磨损导线的现象发生。由于预绞式螺旋空管的两端均延伸至容置空间的两端外,故该导线固定器具备紧固区域外导线连接延续段,可有效遏制导线频繁舞动所引起的金属疲劳,以及由此引起的导线局部断股甚至断线的电气故障发生的几率。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导线固定器还具备与其导线间有更大地接触面积,从而使二者间的静态应力分布较均匀,避免了应力集中现象;同时保障了导线承受应力的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可活动地连接,使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相互靠近或远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通过螺纹柱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螺纹柱具备有第一端以及与之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位于第一夹持部内;第一夹持部内设置有与螺纹柱相配合的内丝螺纹管,第一端贯穿内丝螺纹管并与内丝螺纹管螺纹配合;第二端贯穿第二夹持部;第二端可转动地设置有旋转棒;旋转棒用于与第二夹持部抵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导线固定器包括至少两个螺纹柱;所螺纹柱设置在预绞式螺旋空管的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夹持部远离第二夹持部的一端内设置有与螺纹柱相配合的导向孔管;第一端位于导向孔管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螺纹柱靠近第一端处设有齿轮;第一夹持部还包括与齿轮外啮合的齿轮轴;齿轮轴的轴端部贯穿第一夹持部并延伸至第一夹持部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齿轮轴的轴端部连接有操作手柄。
一种绝缘子,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导线固定器,该绝缘子还包括绝缘子本体;绝缘子本体与第二夹持部远离第一夹持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未经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3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地航行船舶的机舱通风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农植保无人机承载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