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解与气化解耦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2845.7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良;刘海峰;代正华;王亦飞;于广锁;龚欣;王辅臣;赵辉;梁钦锋;郭晓镭;郭庆华;李伟锋;陈雪莉;王兴军;刘霞;陆海峰;李超;龚岩;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66 | 分类号: | C10J3/6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邹玲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解 气化 | ||
1.一种热解与气化解耦气化炉,所述气化炉包括一金属壳体,其分为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一上封头和一上直筒段,所述下壳体包括一下直筒段和一下封头,所述上直筒段和所述下直筒段等径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有一热解气出口,在所述上直筒段的同一高度上均匀环设有至少2个热解氧气与粉煤喷嘴,所述热解氧气与粉煤喷嘴上方的直筒段高度为3~10D,所述热解氧气与粉煤喷嘴的轴线在水平面上与气化炉径向之间的夹角α为6°~10°;在所述下直筒段的同一高度上均匀环设有至少2个气化氧气喷嘴,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还设有一合成气与熔渣出口,所述气化氧气喷嘴距离所述热解氧气与粉煤喷嘴的直筒段高度为1~3D,所述气化氧气喷嘴下方的直筒段高度为2~3D,所述气化氧气喷嘴的轴线在水平面上与气化炉径向之间的夹角β为0°或4.5°,所述热解气出口与所述合成气与熔渣出口的直径之比为1/2.5~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氧气与粉煤喷嘴的个数为2~4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氧气与粉煤喷嘴上方的直筒段高度为5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氧气与粉煤喷嘴的轴线在水平面上与气化炉径向之间的夹角α为8°;所述热解氧气与粉煤喷嘴的轴线在竖直面上与气化炉径向之间的夹角为3~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氧气喷嘴的个数为2~6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氧气喷嘴的个数为4个;所述气化氧气喷嘴距离所述热解氧气与粉煤喷嘴的直筒段高度为2D。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氧气喷嘴下方的直筒段高度为2.5D;所述气化氧气喷嘴的轴线在竖直面上与气化炉径向之间的夹角为3~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气出口与所述合成气与熔渣出口的直径之比为1/3;所述合成气与熔渣出口为下锥收缩口,其下锥收缩角为20~7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氧气与粉煤喷嘴设于一第一喷嘴室内,所述第一喷嘴室为双通道喷嘴结构,其中内通道用于通入含碳物质,外通道用于通入热解氧气;所述气化氧气喷嘴设于一第二喷嘴室内,所述第二喷嘴室为双通道喷嘴结构,其中内通道用于通入氧气,外通道用于通入气化用蒸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室的轴线在水平面上与气化炉径向之间的夹角为0°;所述第一喷嘴室的轴线在竖直面上与气化炉径向之间的夹角为3~9°;所述第二喷嘴室的轴线在水平面上与气化炉径向之间的夹角为0°;所述第二喷嘴室的轴线在竖直面上与气化炉径向之间的夹角为3~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28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矿物油无危险物排放的回收处理工艺
- 下一篇: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