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长转换装置和激光荧光转换型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1651.5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4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乾;陈雨叁;许颜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9/40 | 分类号: | F21V9/40;F21V7/04;F21V9/00;G03B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姚鹏;曹正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 转换 装置 激光 荧光 光源 | ||
1.一种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包括封装壳体和荧光组件,所述荧光组件含有荧光材料并且能够将入射光转换成不同波长的出射光,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装壳体被形成为长方体状且具有四个侧面和一个封闭端面,所述封装壳体的与所述封闭端面相对的另一端是开口的出射端,所述封装壳体的所述四个侧面之中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是光入射面并且形成有用于透过入射光的入射光窗口,所述入射光窗口的表面设置有允许特定光束透过的光学膜,并且所述四个侧面之中的除所述光入射面之外的另两个侧面的内表面和所述封闭端面的内表面为镜面反射表面;
所述荧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封装壳体内部的空腔中,所述荧光组件被形成为薄片状且一端连接至所述封闭端面,所述入射光窗口面对所述荧光组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荧光组件与所述入射光窗口之间具有间隙;并且
所述荧光组件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朗伯反射层;所述至少一个朗伯反射层按照预定的图案排列;当布置有多个朗伯反射层时,各朗伯反射层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组件是由复相荧光陶瓷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相荧光陶瓷材料为YAG:Ce和Al2O3的复相陶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组件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封装壳体的长度的3/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壳体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组件的厚度范围为200~500μm,长度范围为8~15mm,宽度范围为1.5~4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朗伯反射层的厚度范围为30~60μm,宽度范围为1~2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荧光组件的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上的各所述朗伯反射层的总面积为所述荧光组件的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的面积的1/4~1/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荧光组件的所述上表面的所述朗伯反射层与位于所述荧光组件的所述下表面的所述朗伯反射层是交错布置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允许特定光束透过的所述光学膜是角度选择滤光膜,所述角度选择滤光膜仅能够透过预定波长范围内的以预定范围内的入射角入射的光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选择滤光膜是只能透过以-8.5°至+8.5°范围内的入射角入射的蓝色光束的角度选择蓝光透射膜。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波长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允许特定光束透过的所述光学膜包括第一角度选择滤光膜和第二角度选择滤光膜,所述第一角度选择滤光膜仅能够透过第一波长范围内的以预定范围内的入射角入射的光束,所述第二角度选择滤光膜仅能够透过第二波长范围内的以所述预定范围内的入射角入射的光束,并且
所述第一角度选择滤光膜隔着所述空腔与所述荧光组件的表面的未设置有所述朗伯反射层的区域相对,所述第二角度选择滤光膜隔着所述空腔与所述朗伯反射层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16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波长转换模块以及照明模块
- 下一篇:波长转换装置、包含其的光源及投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