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转录调控因子CTCF的DNA结合位点CTCF_113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0571.8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7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罗华友;张同;李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苏芸芸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转录 调控 因子 ctcf dna 结合 ctcf_113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转录调控因子CTCF的DNA结合位点CTCF_113的新用途,即其在制备用于结直肠肿瘤早期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该结合位点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CTCF结合位点无论是检测结直肠腺瘤还是结直肠癌的准确性都要显著高于已报道的DNA甲基化分子标记;而且CTCF的DNA结合位点还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效果监测和预后效果评估以及肿瘤分子分型(如CIMP分型)的生物标记。总之,本发明为寻找更为有效的肿瘤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监测、预后效果评估以及分子分型的分子标记提供了新的思路,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转录调控因子CTCF的DNA结合位点CTCF_113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其是由结肠上皮细胞中不断积累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所导致的;每年大概有1235108人被确诊为结直肠癌,每年死亡人数大概为609051人;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30年,结直肠癌的确诊病例将会新增77%,死亡病例将会新增80%,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正在逐年上升,结直肠癌的防治形势非常严峻。
目前大多数结直肠癌是从腺瘤发展而来的,而且从腺瘤转变为恶性肿瘤的时间大约是10-15年,也就是说在转变为恶性肿瘤之前,我们有10-15年的时间来发现并切除腺瘤从而阻止其恶变。目前,最有效的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方法就是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因为在结直肠癌早期,病人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这就导致很多病人在被确诊的时候,已经处于结直肠癌的晚期了,但是在发病初期就对病人进行治疗才是最有效的;通过早期诊断可以在发生癌变前就发现结直肠的病变或者在癌变的早期就发现病情,然后尽可能早的对病人进行有效而系统的治疗,从而有效的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早期诊断主要针对的是大量的无症状人群,所以一个理想的早期诊断技术应该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对病人无创伤以及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高的检测方法。当前临床上应用的最准确的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方法是结肠镜检查,其缺点是检查费用较高、操作程序较复杂以及病人比较排斥,并不适合在普通人群中大规模推广应用。另一个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粪便隐血检查,该方法虽然费用较低,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就是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
表观遗传学分析发现所有的结直肠癌都有几百到几千个基因发生了异常的DNA甲基化,其中一部分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基于血液的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方法最有效的就是以SEPT9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作为生物标记,用该方法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诊断,可以得到90%的敏感度和88%的特异性,但是该方法对于腺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都很低;另外用该方法对50岁以上的无临床症状人群(7941人)进行早期结直肠癌筛查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特异性能够达到91.5%,但是对于Ⅰ- Ⅳ结直肠癌的敏感度分别只有35%、63%、46%和77.4%。对于腺瘤的敏感度更是只有11.2%;基于粪便的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方法最成功的应该是以4个基因(BMP3,NDRG4,vimentin和TFPI2)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作为生物标记,并同时检测粪便DNA中KRAS基因的突变和粪便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该方法在特异性为90%的前提下,对于结直肠癌的敏感度为85%,对大于1cm的腺瘤的敏感度为54%;无论是基于血液的方法还是基于粪便的方法,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特别理想的诊断技术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研究基本都是将特定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很少有人将关注的目光放在启动子区以外的转录调控区域。基因的启动子就像“开关”,决定基因的活动,控制基因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但是启动子区以外的转录调控区域同样也会影响基因的转录,很多情况下也会决定基因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基因启动子区以外的转录调控区域也应该受到同样的关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0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