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湿地保护和泥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0566.7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1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玲;王汉席;刘学军;盛连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7/06 | 分类号: | E02F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4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湿地 保护 泥炭 利用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湿地保护和泥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由抽排系统和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抽排系统设置于天然湿地的观光台(1)之下,通过吊杆(5)与观光台(1)固定;吊杆(5)的上端固定在观光台板(3)上,下端与搅拌叶片(8)相连,泥浆泵(6)和上罩(7)固定于吊杆(5)上;泥浆泵(6)抽排的泥炭泥浆通过入池泥浆管(12)进入泥浆池(10)内,沉淀后的上清液通过清水泵(13)和抽水管(14)回排入天然湿地,沉淀泥浆(15)捞出后利用,待最终泥炭表面稳定后最大下降量为0.2m时该年度停止抽排。该方法同时实现天然湿地保护和资源化利用双重功能,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开发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湿地保护和泥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天然湿地资源丰富,目前开发利用率低,主要侧重在旅游开发;由于天然湿地中储藏了丰富的泥炭资源,如能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将大大促进了天然湿地利用水平的提高。由于天然湿地具有脆弱性,受外界干扰后,恢复慢,因此,如何开发利用将是当前研究的难题。
由于担心天然湿地的开发不当造成湿地的功能降低甚至消亡,因此,当前对天然湿地的开发基本处于停滞阶段,目前重点放在减少外界干扰的保护上。根据天然湿地演变理论,当湿地中植物落叶不断积累,地下水位不断上升,水深不断降低,水面积减少,最终导致湿地退化乃至消亡。因此,有效的开发利用湿地泥炭资源,使湿地水位和水深维持在相对平衡的位置,将更有利于对天然湿地的保护。目前关于天然湿地的保护和开发,主要授权或公开的专利包括:用泥炭藓吸收核桃伤流提高枝接成活率的方法(申请专利号:201410243999.2)、一种臌囊薹草移栽快速恢复泥炭沼泽植被的方法(申请专利号:201510005194.9)、一种沼泽湿地固化剂(申请专利号:201610078585.8)、椰子皮纤维木髓与泥炭苔的压缩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专利号:99803147.X)、一种迹地型退化湿地恢复方法(申请专利号:200910089777.9)、湿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管系统(申请专利号:200920299039.2)等,以上这些专利采用的是利用或保护中的一种,尚未能将开发和利用相结合,因而应用范围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有限,且应用成本高。因此,开发一种工艺简单,能够将天然湿地的开发和利用相结合的天然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装置,对推动天然湿地保护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不仅有效保护天然湿地不因水位深度降低而逐渐减退,同时开发利用天然湿地的底层泥炭资源,该发明装置采用物理方法,不产生污染物,耗能低,实现天然湿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该装置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推广应用价值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天然湿地保护和泥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抽排系统和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抽排系统包括泥浆泵(6)、上罩(7)、搅拌叶片(8)、和排泥管 (9),处理系统包括泥浆池(10)、入池泥浆管(12)、清水泵(13)和抽水管(14);抽排系统设置于天然湿地的观光台(1)之下,通过吊杆(5)与观光台(1)固定;吊杆(5)的上端固定在观光台板(3)上,下端与搅拌叶片(8)相连,泥浆泵(6)和上罩(7)固定于吊杆(5)上;观光台板(3)通过台板支架(4)支撑,与泥浆泵(6)连接的排泥管(9)固定于吊杆(5)和观光台板(3)的下侧;泥浆泵(6)抽排的泥炭泥浆通过入池泥浆管(12)进入泥浆池(10)内,沉淀后的上清液通过清水泵(13)和抽水管(14)回排入天然湿地;入池泥浆管(12)和清水泵(13)固定于泥浆池(10)的侧壁(11),沉淀泥浆(15)捞出后利用;设备安装后,启动搅拌机,转动搅拌叶片(8)10~20min后开启泥浆泵(6),抽排泥炭泥浆。
所述的搅拌叶片(8)距离顶板的距离为3.0~5.0m,搅拌叶片(8)的转动叶片半径为0.5~0.8m,与台板支架(4)的净距大于0.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05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挖掘机配用的锯、劈器
- 下一篇:一种可多角度的装载机车铰接架